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昨日發布《“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規劃》提出,加強就業援助,確保有就業能力的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和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
就基本勞動就業創業,《規劃》提出,國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培訓,維護職工和企業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實現比較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
《規劃》提出四大重點任務。
——公共就業服務。全面落實就業政策法規咨詢、信息發布、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等公共就業服務制度,組織開展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確保有就業能力的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以及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加快推進流動人員人事檔案信息化服務。建立健全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就業狀況定期發布制度,完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分析。
——創業服務。鼓勵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創業者提供項目選擇、開業指導、融資對接、跟蹤扶持等服務。把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建立健全銜接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的創業培訓體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便利化,減少政府對企業生產服務項目的行政許可和對正常經營活動的行政干預,落實降低企業負擔的稅費政策。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提高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載體,健全創業輔導制度。
——職業培訓。大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開展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打通技能勞動者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到技師、高級技師的職業發展通道。
——勞動關系協調和勞動權益保護。完善勞動用工制度,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和工資支付保障長效機制,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綜合執法,建立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省級聯動處理機制,健全完善勞動人事爭議多元處理機制,維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合法權益。定期發布職業薪酬信息和重點行業人工成本信息。
《規劃》明確了“1233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熱線電話咨詢、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等保障措施。
——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充分依托現有條件和政府綜合服務場所,完善縣、鄉鎮兩級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設備,推進基層綜合服務全覆蓋,保障基層開展就業創業、社會保險經辦等服務。
——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設施設備,結合地區實際,建設一批區域性大型公共實訓基地、市級綜合型公共實訓基地和縣級地方產業特色型公共實訓基地。
——省、市級人力資源服務設施建設。充分依托現有條件和政府綜合服務場所,完善省、市級人力資源綜合服務設施,改善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勞動關系協調、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勞動保障監察等綜合服務條件。
——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設面向人人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臺,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全程信息化,實現各類就業信息統一發布和信息監測。以“12333”電話咨詢為重點,配備必要的服務場地和設施設備,健全咨詢服務隊伍和服務機制,為社會公眾提供政策咨詢、信息查詢、信息公開、在線受理和投訴舉報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