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4月29日消息(記者徐鵬)“俺老孫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這世博會場館再大,也難不倒我!”在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內,齊天大圣“孫悟空”正用流利的中、日、英三種語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談笑風生。
這不是真人扮演的模仿秀,而是合肥高新區知名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基于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星火大模型”打造的AI數字孫悟空。眼下,這個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精髓與尖端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展示,正在成為本屆世博會最具人氣的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國產IP道出文化內涵
大阪世博會的中國館占地面積約3500平方米。館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依托訊飛星火大模型打造的數字化孫悟空。
大屏幕上,1964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經典動畫《大鬧天宮》里的孫悟空形象栩栩如生。技術團隊展示了支撐數字孫悟空的“神經中樞”——基于全國產算力訓練的訊飛星火大模型,這個擁有七大核心能力的AI系統,不僅“消化”了《西游記》全部劇本、數百小時的圖像和錄音,還學習了現代科普知識庫。“就像給大圣吃了‘現代版人參果’——用數據喂養的‘數字人參果’。”項目相關負責人比喻道。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在眾多中國動畫IP角色里面,采用上影《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形象,依托于形象建模、語音合成、唇形預測、圖像處理等AI核心技術,在星火大模型的加持下,成功展現了一個栩栩如生的孫悟空形象。當用戶與AI數字孫悟空開啟“面對面”實時對話,仿若穿越歷史,體驗古今交融的奇妙。
AI數字孫悟空不僅能夠面對面與用戶親切交流、幽默解疑,還能實現即時響應的問答互動及精確無誤的導覽服務,讓每一次互動都充滿趣味與便捷。
“AI大模型展項基于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了世博會中國館‘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主題,將中國家喻戶曉的神話角色孫悟空,打造成既有傳統動畫形象,又有科技屬性的數字化孫悟空。通過AI科技與中國文化的融合,讓全球觀眾更直觀地了解中國文化,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與共鳴。”科大訊飛東北亞研究院院長孫慶華介紹說。
國產AI展現硬核科技
在文化傳播的背后,是國產AI技術的硬核支撐。
孫慶華告訴記者:“這一展項應用了多項人工智能技術,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的訊飛星火大模型基礎上,融合強抗噪語音識別、多情感語音合成,以及多模態交互等國際領先的特色技術。同時,將訊飛星火大模型、科學教育大模型、教育大模型結合專有訓練,結合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奇思妙問產品展現了類科學家自由對話、問題準確理解能力等能力。”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起賦予大圣硬核實力的“裝備”——訊飛星火大模型。
訊飛星火大模型是科大訊飛開發的一款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全國產化算力底座訓練,實現全棧自主可控,具備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邏輯推理、數學能力、代碼能力、多模態等七大核心能力。其從海量數據和大規模知識中持續進化,幫助用戶實現從提出、規劃到解決問題的全流程閉環。
訊飛星火整體布局為“1+N”體系。其中,“1”是指通用底座大模型;“N”是指大模型在教育、醫療、金融、汽車、運營商、工業等各個領域的落地。
2024年10月24日,基于全國首個國產萬卡算力集群訓練的全民開放大模型訊飛星火4.0Turbo正式發布;同時,國產超大規模智算平臺“飛星二號”正式啟動。
2025年1月,業界首個基于全國產算力平臺訓練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訊飛星火X1正式發布,利用更少參數實現業界一流效果;訊飛星火4.0Turbo底座升級,行業首發混域知識搜索技術;推出業界首個具備端到端語音到語音同傳能力的大模型——星火語音同傳大模型;4月,訊飛星火X1迎來全新升級,在數學、代碼、邏輯推理、文本生成、語言理解、知識問答等通用任務上效果顯著提升。
IP+AI念起科技+文化“真經”
中國智造,國產AI,或許正在改寫世界上文化傳播的規則。AI數字孫悟空正以三語對話的姿態,向世界演繹著一場跨越數千年的文化對話。
這個數字化的“齊天大圣”不僅是技術的結晶,更是中國文化在數字時代的創造性轉化——它用算法解析《西游記》的禪機,以代碼重構金箍棒的物理法則,讓神話角色首次具備了與全球觀眾進行文化互動的能力。
而這背后折射,正是中國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獨特范式。
眼下,AI數字孫悟空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正在改寫全球科技文化版圖。歷史上,中國文化曾通過絲綢、瓷器和茶葉影響世界;今天,以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為代表的自主技術體系,正在構建數字時代的“新絲綢之路”。
這種“科技為體、文化為魂”的融合創新,或許正是中國給全球化困境開出的獨特藥方:當算法被注入“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人工智能才能真正成為文明互鑒的橋梁。
當金箍棒遇上算法,神話不再只是傳說,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這個科技與文化交融的時刻,讓文化基因在數字土壤中煥發新生,千年神話正以全新的方式,繼續書寫著屬于這個時代的中國傳奇。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