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30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五一”假期即將來臨,記者從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北京市反詐中心梳理了五類假期常見的騙局,遇到這些情況時,需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機票退改簽騙局:莫讓旅途變“囧途”
詐騙分子會假冒航空公司客服,發送退改簽通知,引導受害者通過即時聊天工具,私下通聯,并通過詐騙鏈接讓受害者填寫銀行卡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在非法獲取受害者信息后,對銀行卡進行盜刷。
案例實錄:王先生與家人準備出游前,突然接到某航空公司“客服”電話,對方表示預定的航班因故取消,需要改簽航班,并承諾賠償500元的延誤費用。王先生未加思索便在對方的誘導下,點擊陌生鏈接下載了某App,并開啟了屏幕共享功能。隨后對方以需要身份認證、清空賬戶余額為由,要求事主提供自己的銀行卡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待提供后,王先生發現銀行卡里的1.5萬元被盜刷。
警方提示,當所謂的“客服”主動告知賠償事宜時,請務必提高警惕,要及時撥打所屬航空公司官方電話進行確認,切勿點擊或下載任何非官方鏈接、App。
演唱會門票騙局:小心掉入“內部渠道”陷阱
“五一”假期期間,各類演唱會和文藝演出火熱來襲,詐騙分子可能冒充有特殊渠道的票務人員先收取定金,再編造各種理由,要求事主多次轉賬匯款。
案例實錄:張先生是某明星的粉絲,為能夠成功買到某場演唱會門票便在粉絲群內發布求購信息。一群內成員發私信稱有渠道能幫助購買門票。后張先生點擊了對方發來的網絡鏈接,按要求輸入身份信息并支付后,對方卻以“訂單超時”為由,要求繼續支付,張先生在多次支付后,始終無法成功購票,才知被騙。
警方提示,購票要通過官方票務平臺購買,凡是自稱“內部渠道”“含淚轉讓”,并讓您通過陌生鏈接下載App購買的都是詐騙。
網絡投資類騙局:“低投入高回報”讓您血本無歸
詐騙分子以“低投入高回報”為誘餌,開始可能會獲得一些小額返利,讓您信以為真。但隨著投資金額的增加,他們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返還本金和傭金,甚至要求您繼續投入才能解凍資金,最終導致您血本無歸。
案件實錄:李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刷視頻時,看到一部名為“離暴富只差一步”的視頻,李女士很感興趣,便主動添加對方為好友,對方自稱就職于某金融公司,可將散戶的錢集中到一起投資賺錢。李女士同意后,便點擊對方發來的鏈接登錄了某投資網站,并陸續向指定賬戶轉賬,剛開始網站內可看到有收益持續進賬。但當李女士提現時,對方卻以各種理由誘導追加投資才能解凍資金。李女士發覺被騙。
警方提示,投資需要選擇正規銀行和官方認證的金融平臺,凡是許以“低投入高回報”、引導點擊或下載非官方網站、App的都是詐騙,不要被所謂的高額回報所誘惑,要時刻保持警惕,遠離網絡投資陷阱。
網絡交友類騙局:謹防掉入甜蜜陷阱
詐騙分子會偽裝成高富帥、白富美,與您建立感情聯系。在取得您的信任后,他們便會以各種理由向您借錢,如投資項目、家人生病、急需用錢等。一旦您“心軟”轉賬,他們要么挖空心思讓您繼續投錢,要么消失不見。
案件實錄:王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收到一條私信,后經詳談得知對方是一位“退役軍人”。起初對方表現得頗具紳士風范,對王女士關懷備至,不久二人發展為男女朋友關系。關系迅速升溫后,對方稱退役軍人有福利可通過一款專屬App進行投資。當王女士偶然登錄對方投資賬戶,看到大額收益時,王女士便動心了,主動申請了新賬號參與投資。在王女士準備提現時,卻被告知需交50%的稅款,王女士方才醒悟發現被騙。
警方提示,網絡交友需謹慎,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在交往過程中,如對方提出投資或借錢要求,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掉入甜蜜陷阱。
虛假征信類騙局:明辨真假渠道
詐騙分子會冒充客服或官方人員,編造如“影響征信”“不關閉就扣費”等話術,誘導事主直接轉賬或安裝App遠程盜刷實施詐騙。
案件實錄:趙女士接到自稱“抖音客服”電話稱,其開通了抖音直播會員,若不關閉每月將扣除800元會員費。趙女士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要求對方協助關閉該功能。對方先是誘導事主下載了一款名為“在線認證”的App,并要求趙女士開啟屏幕共享后登錄了手機銀行賬戶,登錄后手機曾出現黑屏無法操作的情況,待手機恢復正常后,趙女士發現銀行賬戶被盜刷了3筆錢款,才知被騙。
警方提示,如遇征信或會員扣費問題,應通過正規渠道查詢處理,避免被詐騙分子利用;不輕信陌生人電話和短信,不隨意點擊陌生鏈接或下載非官方App,如啟動屏幕共享導致手機黑屏時,安卓手機長按電源和音量降低鍵10秒,可越過遠程控制強制重啟,終止操作。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