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3日消息(記者 王進文)在北京市平谷區的蜿蜒鄉村道路上,一輛輛公交車穿梭其間,它們不僅承載著乘客的出行需求,如今還肩負起了新的使命——帶貨進鄉村。位于平谷區最北部的山區鄉鎮——熊兒寨鄉與鎮羅營鎮,是平谷區“交郵合作”新模式的先行先試地區,正用生動的實踐,講述著這一創新舉措給鄉村帶來的深刻變化。

網格員幫村民存取快遞(央廣網發 馬平川 攝)

“以前這趟公交車就是拉拉乘客,現在可不一樣了,還能給鄉親們帶貨。”平11路公交車,從平谷城區出發,途經熊兒寨鄉到達鎮羅營鎮,公交車司機許永有一邊穩穩地開著車,一邊笑著說起自己的新職責。自從參與了“交郵合作”項目,許永有駕駛的公交車就成了鄉村快遞和郵件的“移動驛站”。每天在完成正常的客運任務后,他還得利用非高峰時段,將一些快遞從城區運送到鄉鎮代收點。“雖然工作量大了一些,但看到鄉親們收到東西時的高興勁兒,覺得一切都值了。”許永有的話語中透露出滿滿的成就感。

在熊兒寨鄉花峪村,60多歲的孫寶貴站在村代收站點前,從網格員李文軍手中接過一件快遞。“以前我得走好幾公里路到鄉中心村去取快遞,現在公交車直接把快遞送過來,取快遞方便多了。”孫寶貴感慨地說。史立新是鎮羅營鎮五里廟村的網格員,自從“交郵合作”模式實施以來,他每天除了處理村里的日常事務,還承擔起派送快遞的任務。“每天能給鄉親們送快遞,覺得挺高興的。這不僅增加了我的收入,還讓我和鄉親們的關系更親近了。”

對于快遞公司來說,“交郵合作”模式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快遞員邢彥濤在鄉鎮上的快遞點忙碌地分揀著包裹。“以前我們得派專車到偏遠鄉村去送快遞,成本高不說,效率還特別低。現在有了公交車的幫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降了不少。”邢彥濤一邊說著,一邊將一件包裹放上了即將發往熊兒寨鄉的公交車。

在鎮羅營鎮,這一模式同樣受到了村民的歡迎,他們表示,現在不僅取快遞方便了,而且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也更加順暢了。“以前我們的農產品很難賣出去,現在有了便捷的物流體系,農產品可以銷往全國各地了。”一位村民興奮地說。

對于這一創新舉措,平谷區交通局四級調研員劉占海表示,“平谷區一直致力于打通農村寄遞的‘最后一公里’。通過‘交郵合作’模式,有效整合了交通、郵政、快遞等資源,優化了線路布局和運力配置,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熊兒寨鄉和鎮羅營鎮的成功實踐下,平谷區的“交郵合作”模式正逐步向全區推廣。未來,平谷區將繼續深化這一模式的應用和探索,不斷完善農村寄遞物流體系,提高快遞服務的覆蓋率和效率。同時,還將加強農村電商和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推動鄉村經濟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貢獻更多力量。

編輯:阮修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