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孫葉 劉軍 趙家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安徽人口大市阜陽,緊盯淮河行蓄洪區脫貧攻堅等突出問題,扎實推進產業升級,有機銜接鄉村振興,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2020-6-12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盛夏時節,阜陽市潁上縣王崗鎮淮羅村,淮河故道上波光粼粼,水鳥翱翔、荷葉飄香,一幅鄉村美景映照眼前。而十多年前,這里還是水患頻發的地方。

  王崗鎮黨委書記汪濤:原來是兩三年淹一遍,那真是破爛不堪。

  淮河干流安徽段共設行蓄洪區20多處,水來就搬家、水退就修房,淮河流經潁上縣7個鄉鎮,就有17個村是深度貧困村。近年來,潁上縣全面進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出一條“產業高地、民生福地、生態寶地”之路。昔日破敗的王崗鎮淮羅村如今成了3A級景區,去年累計接待游客6.5萬人,收入190萬元。

  阜陽市臨泉縣憑借擁有大量熟練工人的優勢,把扶貧產業升級作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重要抓手。目前,總投資29億元的中原輕紡產業城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建成后可形成年加工5億米優質紡織品生產能力,實現年工業產值25億元,帶動就業8000多人。

  阜陽市扶貧開發局局長史莉:扎實推進“一村一策”“一戶一案”,積極引導有能力、有意愿的貧困人口發展“種、養、加、光、電、游”多種產業。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們累計實現了8個縣市區摘帽,100.34萬人順利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