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2020年霧霾和黑臭水體將明顯減輕
2016-01-11 16:5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記者杜希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過去一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環境保護法》的實施之年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之年,環保部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建成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空氣質量監測網,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劣Ⅴ類比例由2010年的15.6%下降至8.8%,。此外,環保部門完成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全國脫硫、脫硝機組占火電總裝機容量比例由2010年的82.6%、12.7%提升至96%、87%;重金屬污染事件由2010~2011年的每年10余起下降到2012~2014年的平均每年3起。首批實施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4.1%。
但陳吉寧也表示,污染物總量仍然較大,污染治理的難度逐步加大,同時污染問題也在不斷變化之中,比如說現在夏季不少城市,臭氧代替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河流中總磷污染已經超過氨氮,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及時予以關注,并且科學來治理這些問題。同時,他還提到,污染轉移的問題也長期存在,東部地區的污染問題正在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這也需要引起重視。陳吉寧表示,未來我國確定“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其基本要求就是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不能退步,主要環境質量指標要有所好轉,一些突出環境問題如大規模嚴重霧霾、城市黑臭水體等明顯減輕。在環境質量指標方面,將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比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數減少、全國地表水好于III類水體比例、全國地表水劣V類水體比例等作為主要指標。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方面,今后將揮發性有機物(VOCs)納入總量控制范圍;在環境風險方面,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強度下降,突發環境事件數量下降;在生態保護方面,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域生態狀況持續提升。
編輯:劉夢
關鍵詞:環保部;污染;霧霾
環保部回應"核霧染"言論:核輻射與霧霾無關聯性,記者9日從環保部獲悉,針對近日社會上重新出現的“核霧染”言論,環保部近日再次組織專家結合最新數據進行了分析研判,認為十多年來我國大氣環境放射性水平平穩,未發現高鈾含量的顆粒物,核輻射與霧霾的形成沒有關聯性。環保部組織有關專家進一步分析了空氣顆粒物中放射性同位素鈾的含量,結果表明,與我國土壤中天然鈾的濃度基本一致。
2016-01-09 16:30:00
環保部回應“核霧染”:霧霾與核輻射無直接關系,雖然對于具體城市的空氣質量預報,目前最多還只能提供未來48小時的預報,但是大家根據區域的形勢預報,即可做到心中有數。環保部表示,內蒙古大營鈾礦與周圍的煤礦處于不同深度,煤礦在鈾礦下約一百多米,目前該鈾礦尚未開采,鈾礦下的煤礦亦未開采。
2016-01-09 06:35:00
環保部:核輻射導致霧霾說法不科學,針對近日社會上重新出現的“核霧染”言論,即“核輻射導致北方霧霾形成”,環保部昨日再次辟謠指出,“核霧染”說法不科學,霧霾的形成與核輻射沒有直接關系。“核霧染”言論出現后,環保部分析了大家關心的顆粒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鈾-238的含量,約為30毫貝可/克,與土壤中天然鈾-238含量處于同一水平,說明這個數據很正常。
2016-01-08 04:0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