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3月11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足不出戶貢獻力量,是宅家抗擊疫情的“高級姿勢”。近日,運送一線戰“疫”醫護人員的光谷757路公交車上,一套全新的智能“彌霧消殺系統”投入使用,關好車窗,輕按遙控器,僅10秒,車內便被消毒水霧彌漫,效率是人工的20倍。這套系統是光谷企業家姚濤宅在家里抽空帶同事研發的,目前,產品已申請專利。
客廳從左至右,擺放著三張桌子,一張放電腦,另兩張放著噴頭、熱風槍、萬用表等大大小小的工具材料,在這三張桌子上,姚濤完成了一套公交車智能“彌霧消殺系統”的研發和組裝。如今,這套系統已經安裝在光谷757路公交車上。
“我們有遙控,車窗關上之后,遙控一按就會自動消殺,10秒鐘完成。1分鐘以后把車門、窗戶打開透透氣就行。它的水箱能夠保證全車消毒30次。”姚濤介紹。
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多輛公交車承擔起醫務人員從駐地到醫院的接駁工作,有一些跑專線,還有一些車輛機動。757路就是一輛“哪里有任務就得去哪里”的車。
姚濤的妻子是一名醫生,武漢公交、地鐵停運后就住到了醫院附近。為了和家里老人分別隔離,姚濤帶著兩個孩子住到了平時上班歇腳的房子里。房子陳設簡單,透過一整面朝向湯遜湖的窗戶,可以看到姚濤的辦公室。他坦言:“前期在家里我也比較郁悶,但后來我想,生活還要繼續,要不就多去找一些之前想做但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
姚濤的武漢全華光電,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做“智能城市”產品研發。姚濤是公司里“點子”最多的那個人,帶著員工做出了數十項專利。
“我看新聞的時候,看到有公交車司機背著一個大噴壺,全身穿著防護衣,我覺得這個事情沒有必要這么干,人工去噴灑消毒肯定會有遺漏的地方,完全可以用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式去解決。”姚濤說。
1月30日,姚濤把研發人員拉進了微信群,同時發進群里的還有自己初步設計好的“彌霧消殺系統”的圖紙!拔揖透嬖V大家,現在都閑著,出點力,為防疫作點貢獻,說了噴淋系統的技術思路,幾個主要的框架有了,需要細化!彼f。
一套“彌霧消殺系統”需要8個組件:水箱、水泵、噴頭、穩壓器……在疫情期間湊齊它們,著實花了一番功夫。
姚濤告訴記者:“2月3、4日,采購清單出來了,F在買到的全部都是淘寶上找的,只有EMS可以發,順豐只接防疫物資,但很多供應商那邊沒有郵政。最后沒辦法,大部分貨品寄到了合肥,我們有個同事的家屬在那里,從合肥再打個大包,郵政寄過來。”
白天要照顧兩個孩子,材料收到后,姚濤也只能等孩子睡著后再開始組裝。他說:“白天小孩在屋里待著,我只能等他們睡了之后再去做我自己的。有一周大概每天睡3個小時。”
利用水泵將水箱中的水抽出來,再通過噴頭噴灑,原理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噴頭通過什么樣的角度、間距多少、噴多長時間能完成一輛公交車的消殺,都得一遍遍做實驗。“不是說它可以噴出水就行,在公交車上裝,它的噴射角度一定要大,因為上面的吊桿、扶手都得噴到!币f。
姚濤說,蘋果電腦是在車庫里做成的,智能“彌霧消殺系統”則是在陽臺上成型的。陽臺兩平米左右,噴淋系統在那里從早到晚地被試驗。
噴到第四天,姚濤滿意了:“經常會漏得到處是水,衣服全都濕了。好幾個鄰居看我,他們也不知道我在干啥,只是看到我噴很多水,還好那兩天在下雨,大家沒什么意見!
2月27日,設備研發完成,姚濤跟光谷開發區的防疫指揮部取得聯系,想要把這套系統捐出去。姚濤說:“那個時候我們什么宣傳資料都沒有,防疫指揮部就幫我聯系了公交公司。我跟他們簡單講了一下,對方覺得很好!
3月5日,一輛757路公交車開到了湯遜湖社區門口。“我出不去,車開到小區的門口。包括調試等,一個半小時全部搞完。全部用不干膠進行的安裝,對車體沒有任何破壞!币f。
公交車智能“彌霧消殺系統”目前已申請專利,產品在進一步細化、完善,武漢之外的很多地方甚至已經聯系到公司,希望能夠訂貨。姚濤還有個新點子——“發明一種可以在電梯無人時自動啟動的紫外消毒燈程序”!澳悴⒉恢涝谧约荷线@趟電梯前是誰在電梯上,所以我們就做了高功率的電梯紫外消毒燈,但它不能在有人的時候消毒,所以我們通過幾種機制來檢測,在沒有人的時候紫外燈就會啟動,大概在1到3分鐘之內,可以完成整個電梯轎廂的消毒!币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