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 費權)海底撈“小便門”事件再生枝節(jié)。2月24日凌晨,兩男子在海底撈上海外灘店包間用餐后對著火鍋小便,相關視頻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播,引發(fā)公眾憤怒和對食品安全衛(wèi)生的擔憂。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黃浦分局依法對涉事男子唐某、吳某作出行政拘留處罰。3月12日,海底撈決定對2月24日00:00至 3 月 8 日 24:00 期間在該店堂食消費的 4109 單顧客,全額退還當日餐費,并額外提供訂單付款 10 倍金額的現(xiàn)金補償。
至此,事情告一段落。然而,3月13日,又出現(xiàn)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況。
有通過某平臺找黃牛 “代訂” 的消費者,遇到了黃牛試圖抽取 20% 補償款的問題。有消費者反映,自己通過黃牛 8.7 折代訂,在海底撈外灘店消費,由黃牛直接完成結賬,自己再將費用轉(zhuǎn)給黃牛。事發(fā)后,黃牛表示已提交銀行卡信息等待獲取補償,但要抽走補償款的 20% 。比如消費者劉先生 2 月 27 日消費 992 元,這單按補償規(guī)則能獲得近1 萬元補償,黃牛表示要拿走 2000 元。劉先生認為,實際消費者是自己,遭受損失的是自己,補償應全額歸自己所有,遂前往海底撈門店尋求解決方案。好在海底撈及時攔截了該筆補償,使用劉先生提供的銀行卡信息辦理了退款及補償事宜。
“黃牛這種抽取補償款的行為是沒有法律依據(jù)的。”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安璟律師認為,補償款的性質(zhì)為海底撈對實際消費者的賠償,在消費者與海底撈的餐飲服務合同關系中,消費者支付餐費享受服務,是合同的一方主體,有權獲得賠償。而黃牛僅僅是為消費者提供代訂服務,與海底撈并沒有形成餐飲服務合同關系,無權享有海底撈退還的餐費及賠償款。且這種代訂服務擾亂了正常市場秩序,屬于違法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那么,遇到此類情況,消費者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安璟表示,實際消費卻未拿到補償款的消費者可根據(jù)消費記錄向海底撈主張賠償,要求重新核驗身份并修正支付路徑。海底撈公司在核實消費者身份后應當按照確定的解決方案退還餐費并給予補償。若補償款已轉(zhuǎn)入黃牛賬戶,海底撈公司應與黃牛協(xié)商返還,也可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起不當?shù)美V訟,要求黃牛返還全部非法獲利的補償款。
安璟提醒,“黃!毙袨橄稻街攸c打擊的違法行為,在日常消費中,應避免通過黃牛等非正規(guī)渠道進行交易,以免自身權益受到不必要的損害。在發(fā)現(xiàn)有“黃!毙袨榈模赏ㄟ^線上或線下的方式提供線索舉報,維護市場秩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大家遇到權益受損的情況時,一定要善于運用法律武器,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關注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