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六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迎來第三天的展期,盡管這已經是金交會舉辦的最后一日,現場仍舊是人流涌動,參展機構和觀眾熱情不減。
在第六屆金交會落下帷幕之際,也收獲了驚喜的成績單。據統計,本屆金交會共達成產融對接項目59個,意向性簽約金額達4359.27億元;據初步統計,三日總參觀人次達11.5萬。
金融交易、產融簽約成交數據靚麗
6月25日,歷時三天的第六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下稱“金交會”)圓滿結束。本屆金交會以“金融新格局增長新動能”為主題,展覽總面積4萬平方米,參展機構共356家,設立18個主題展區,舉辦1個主論壇和14個分論壇,近20場專題活動;產融對接項目59個,意向性簽約金額達4359.27億元。據初步統計,三日總參觀人次11.5萬。
金融交易方面,金交會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銀行方面,辦理開卡業務905張,網上銀行及其他電子業務2453筆,個人貸款授信527萬元,理財業務及貴金屬交易456.38萬元;證券類交易方面,開戶業務合計8808萬元;保險類交易方面,成交總量8570筆,保費總額2863.18萬元,成交總保額50.88億元。
金交會在廣東省金融業實現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不斷發展,本屆金交會也展示出了新亮點:會場內,智慧金融創新業務、中國金融科技創客大賽的舉辦吸引眼球,而“粵理財粵多金”百姓理財日推介會、人才招聘專場等都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觀眾親身體驗,一幕幕精彩紛呈,碩果累累。
11家新設機構金交會上正式授牌
第六屆金交會充分發揮平臺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產融對接有效集聚金融資源,服務實體經濟。金交會三日達成產融對接項目59個,意向簽約金額達4359.27億元,為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搭建了一個相互信任與合作的平臺。
其中,廣州市政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建的新興產業聯合培育基地等11家新設機構在金交會上正式授牌,助推產業投融資和實體經濟發展,在廣東金融發展史上又留下重要印記。
此外,本屆金交會上還有多個亮點產融對接簽約項目,如廣州市政府與上海證券交易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廣東恒健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簽訂200億元的全方位銀企戰略合作協議;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州市新隆沙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廣州市創投基金,等等。
金交會期間還舉辦了廣州科技金融路演金交會專場,廣州“新三板”企業路演金交會·廣州開發區專場,中國青創板專場項目推介會等,也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現場花絮
粵財控股旗下“粵財通”上線
打造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6月23日,在第六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現場,由廣東省屬金控龍頭企業粵財控股打造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粵財通”正式對外發布。
工作人員現場介紹,粵財通將通過加快完成粵財體系內各業務板塊系統的建設與整合,構建統一品牌、統一客戶管理、統一渠道終端,實現業務通、賬戶通與數據通。為客戶提供豐富、全面、便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據了解,這也是粵財控股旗下的金融科技板塊成立后的首次公開亮相。近期,粵財控股朝著建設全牌照多功能金融控股集團的目標全面提速。粵財金融云科技董事長胡軍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粵財將會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在金融科技領域全面出擊,爭取以金融科技的力量推動多板塊聯動,全力打造管理資產規模過萬億的省屬金融投資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