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三亞3月22日消息(記者索迪 實習記者康鎧燁)近日,由實踐十九號衛星搭載的“太空種子”在海南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迎來收獲期。
工作人員展示收獲的“太空種子”(央廣網記者 索迪 攝)
“太空種子”是精選的作物種子,通過航天飛行器搭載到太空,在空間特殊環境下使種子發生變化,然后回到地面后再進行優選。
本次收種的“太空種子”為水稻品種:農恢1號、美香93S號。據介紹,收獲的“太空種子”,還需要在地面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檢測,進行多輪的篩選和鑒定。在這個過程中,科研人員會鑒定作物實際的生長變化,也會從基因層面去檢測哪些遺傳物質產生了突變,然后將具有優異性狀的新材料再進行育種利用,讓遺傳優勢得以延續。
工作人員在收種(央廣網發 康鎧燁 攝)
工作人員在收種(央廣網發 康鎧燁 攝)
工作人員分裝“太空種子”(央廣網發 康鎧燁 攝)
分裝好的“太空種子”(央廣網發 康鎧燁 攝)
編輯:陶淦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