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武漢3月24日消息(記者趙玲)3月24日,2025年武漢市青山區科技創新大會成功舉辦。大會以“創新引領未來,科技賦能發展”為主題,通過成果展示、平臺揭牌、戰略簽約、經驗共享等環節,全面展現青山區科技創新生態建設的新成果與新藍圖。武漢市科創局負責人、青山區相關負責人、高校專家、重點企業代表及科創機構負責人等200余人參會,共同見證三大科創平臺揭牌及多項戰略合作落地。
2025年武漢市青山區科技創新大會現場(央廣網記者趙玲 攝)
大會現場,青山區委書記、化工區黨工委書記余志成表示,一年來,青山科創厚積薄發、強基固本,厚植了蓄勢賦能的創新沃土。5家院士工作站、65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13家中試平臺不斷建強。2024年,全年上報高新技術企業18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408家,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21%。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40%、穩居湖北省前列,是武漢市首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千億的中心城區,“今天,大家共同見證了3個重大科創平臺的揭牌和3項重要合作協議的簽訂。在大家的支持和參與下,青山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方向更明、底氣更足、動力更強。”
大會現場,武漢市青山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武漢科技大學先進冶金與智能裝備研究院、武漢二氧化碳綠色轉化與生物制造工藝論證中心三大科創平臺正式揭牌,標志著青山區創新載體建設邁入新階段。
據悉,武漢市青山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由武漢市科創局與青山區共建,聚焦“335”現代產業體系,致力于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一體化生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與新質生產力培育。武漢科技大學先進冶金與智能裝備研究院依托武漢科技大學技術優勢,突破真空熔煉等關鍵核心技術。武漢二氧化碳綠色轉化與生物制造工藝論證中心項目(簡稱“CCUS項目”)是招商創科在青山區孵化的首個融合綠色科技和生命科技的科創項目,通過集聚“碳資源綠色轉化與生物制造”相關的創新資源,助力青山區打造“華中碳谷”。
2025年武漢市青山區科技創新大會科創平臺揭牌儀式現場(央廣網發 青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我們構建了‘全域招引-就地孵化-成果轉化-產業加速’全鏈條培育機制,未來將聯動校友經濟與基金資源,為青山區科創企業投入超千萬級資金,注入金融‘活水’。”樂創互聯(武漢)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超介紹了孵化器在科創服務中的角色。
會上,青山區人民政府分別與武漢科技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簽署了相關合作協議,深化環大學創新帶建設,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青山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沈濤在致辭中表示,青山區正搶抓長江經濟帶科創走廊機遇,實施“三鏈融合”行動(創新鏈賦能產業鏈、產業鏈激活人才鏈),重點推進“強基、聚能、沃土”三大工程。他介紹,科技創新是一場需要久久為功的持久戰,青山區將通過聚焦產業升級,優化創新生態,深化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區域協同創新,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