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加快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 截至3月底共落實水利投資179.73億元,在建項目794個

位于京山市的高關水庫完成除險加固,新溢洪道巍然矗立,筑牢防洪安全屏障。(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劉少杰 攝)

巍巍群山中、幽深峽谷處,位于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的姚家平水利樞紐眼下正在抓緊施工。

總投資66億元的姚家平水利樞紐是清江流域重要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我省構筑韌性安全水網的22個重要項目之一——在峽谷間,要澆筑175米世界第一高的碾壓混凝土雙曲拱壩,因為同樣是在高山峽谷中筑壩攔截江河水,工程也被譽為“小三峽”。

爆破、排險、清渣……姚家平水利樞紐的兩條導流洞工程正在實行24小時三班倒連續作業。據介紹,1號導流洞的施工支洞已開挖超七成,2號導流洞挖掘約60米,兩條導流洞計劃今年底貫通,預計明年10月實施清江河床截流。

湖北水資源稟賦優厚,全省江河干堤長度、大型水庫座數、大型排灌泵站裝機容量、分蓄洪區數量和容積均位居全國首位。2022年8月,我省被確定為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省份。

圍繞構建“三江千湖,北送東流”的水網格局,我省共謀劃4類157個項目,總投資超1萬億元。截至目前,姚家平水利樞紐等一批水網骨干項目實現關鍵節點目標,鄂北二期全線動工建設。

作為長江中下游重要防洪工程,富水水庫承擔著攔截富水流域洪峰、保障包括陽新縣城在內的近百萬群眾安全的重任,2024年4月,總投資3.5億元的富水水庫樞紐除險加固工程開工建設,目前工程總進度超80%。

“工程防汛主體項目已接近尾聲。”富水水庫局副局長徐維介紹,大壩壩頂回填工作已全部完工,溢洪道控制段工作閘門及啟閉機安裝調試已于4月下旬完成,目前已具備水庫擋水目標。

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引江補漢等重大引調水項目,漳河等大中型灌區現代化改造,武穴北、浮橋河等新建擴建大型灌區項目及城鄉供水工程、新建中型水庫等工程現場,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4月21日,宜昌市夷陵區霧渡河鎮引江補漢工程項目施工現場,6號洞內“江漢平安號”雙護盾硬巖掘進機身姿矯健,猶如一頭鋼鐵巨龍,穩穩地扎根在隧洞中,隨著刀盤的高速旋轉,巖石紛紛碎裂。掘進機身后,一輛輛雙頭車銜接有序,滿載著碎巖和施工物料,在洞內來回穿梭,及時將物料運送到指定位置。

在襄陽市保康縣馬良鎮,引江補漢工程4標8號檢修交通洞內,“江漢先鋒號”TBM自去年12月首發后,截至4月22日已掘進720米,加上之前的鉆爆法施工,全長2944米的8號檢修交通洞累計掘進1530米。

在武穴北灌區項目大金劉元隧洞工程的施工現場,1266米的隧洞,無需爆破也不需要人工開挖,靠著一個大鉆頭24小時自動向前掘進,現已經掘進301米。

大金水庫是武穴北灌區工程中一個重要的天然水庫,庫容最大可以達到3000多萬立方米,大金劉元隧洞建成以后,可將大金水庫的水源引入劉元水庫,為大金片區增加近4萬畝農田灌溉面積,預計八月底全線貫通。由于靠近黃黃高鐵,施工方摒棄了傳統的爆破+人工開挖的“鉆爆法”,改用巖石頂管技術,效率是傳統工藝的四倍。

據介紹,武穴北灌區新建擴建項目總投資達到20.26億元,設計灌溉面積61.02萬畝,惠及33.99萬人口。據介紹,項目建成以后,水資源的利用系數將會由現在的0.45提升到0.85,新增糧食(灌溉)面積15萬畝,每年會新增糧食產量10萬斤以上。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水是影響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最大的變量之一,境內的長江及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等工程是國家“三橫四縱”水網中的主骨架、大動脈,加快構建荊楚安瀾現代水網,將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截至3月底,全省共落實水利投資179.73億元,完成水利投資60.72億元。全省在建項目794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李穎 孟夢 高媛)

編輯:鄧子依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