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國有企業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有序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工作。2017年12月30日,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湘煤集團、湖南兵器集團下屬7戶特困企業已處置退出;湖南交水建集團、華菱集團下屬2戶“僵尸企業”已啟動處置,預計2018年初完成相關處置工作。
“僵尸企業”是指那些已經喪失了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活力的企業,成為湖南省國企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近年來,湖南省把處置“僵尸企業”作為監管企業深化改革、提質增效和結構調整的重點,通過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努力推進監管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加快推進監管企業結構調整,解決深層次矛盾,提高市場競爭力。
2017年初,省國資委牽頭制定了《省屬企業處置“僵尸企業”工作方案》,明確了時間表任務書,要求到2019年底全面完成“僵尸企業”處置工作。
2015年成立的湖南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先后接受17個省直廳局移交的41戶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大多數盈利能力弱,將近一半為“僵尸企業”。公司穩步推進改革改制,確定“清理退出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創新發展一批”分類改革的整體思路和總體方案,明晰改制退出10戶、整合退出15戶的改革路徑,對47個三級以下企業及99個分支機構計劃全面出清。通過“僵尸企業”處置與重組整合,公司改革成效逐步顯現、資產質量進一步提升,2017年成功實現扭虧為盈。
據了解,針對剩余“僵尸企業”數量多的企業,省國資委將協調有關部門加大督查幫扶力度,實行“一企一策,重點突破”,加快處置進度,將投入“僵尸企業”的資金和土地等寶貴資源要素釋放出來,真正實現存量資源優化配置。(記者 胡信松 通訊員 高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