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高鐵車票(央廣網發 長沙南站提供)

  央廣網長沙12月27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曾勇)武廣高鐵作為世界最長高鐵——京廣高鐵南段,自2009年12月26日開通至今正好十年整,共發送旅客突破5億人次。在這10年里,武廣高鐵這一公交化、快速化、大能力的“黃金通道”,使珠三角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武漢城市群有機連為一體,使粵湘鄂沿線15城人流、物流實現最大程度的便利,高鐵社會效應日益明顯,高鐵經濟走廊日益凸顯,高鐵發展貢獻日益彰顯。

  10年來,鐵路部門根據旅客出行規律,編制了日常、周末和高峰期等運行圖,以適應不同時期旅客乘車需求。10年武廣高鐵共開行50多萬趟動車組,安全行駛5億多公里,最短發車間隔僅5分鐘。武廣高鐵貫通南北,與10多條已建成高鐵連接,在粵湘鄂三省之間構筑一條客流穩定、人氣旺盛的交通要道。10年來,武廣高鐵總運客量破5億人,日均運客超過15萬,單日運客最高紀錄不斷刷新,今年10月1日更是突破27萬。

  春運是春節前后重大民生。過去外來工過年坐火車回家,“買票難”“回家難”“回廠難”等一連串帶有“難”的字眼充斥了人們的眼球,“一票難求”愈演愈烈的狀況,直到2009年底武廣高鐵開通后才有所改觀。2010年春運,武廣高鐵運力達578萬人,占廣鐵總運力的24%,運能缺口縮回至800萬。2020年春運,廣鐵管內20多條高鐵和城際運營里程突破4000公里,出省運能將提高到1300萬,“一票難求”狀況得到緩解。

  “武廣高鐵也叫武廣客專,其建設初衷之一就是打造一條客運專線,方便春運期間更多旅客更快回家。這十年,武廣高鐵為緩解春運難作出了積極貢獻!焙峡萍即髮W教授曾興認為,春運不僅是一項重大民生,也是一道經濟符號;不僅記錄了我國經濟騰飛奇跡,也記錄了我國高鐵十年發展進步。

  武廣高鐵開通10年,不僅拉近了各大城市群的時空距離,而且拉近了沿海發達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交流距離,促進了沿海產業加速向中部轉移。高鐵建設、各項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對拉動投資和內需的作用十分明顯。在武廣高鐵沿線城市,高鐵經濟鏈條和影響也逐步顯現出來。

  與此同時,武廣高鐵也帶動了沿線旅游資源和文化產業開發。這10年,高鐵給沿線區域旅游市場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將跨省游變成了1至3天的短線游,各種形式的“高鐵旅游聯盟”推動了高鐵沿線的旅游深度開發,不僅實現了旅游線路的多元發展,而且還改變了原有的交通流向格局,為各地旅游資源整合帶來了新的契機。據統計,武廣高鐵貫通10年,珠三角到武漢、岳陽、長沙、衡陽、郴州、韶關、清遠的游客比開通前增長40%以上。

  “高鐵使旅游行業‘人流’變‘人留’,是旅游行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睆V東省長期從事高鐵研究的學者金一兵認為,武廣高鐵開通十年,沿線許多城市旅游產業已從門票經濟向綜合經濟轉型發展,拉動城市餐飲、住宿、購物等領域的收入增長。

  武廣高鐵十年開通運營實踐業已證明:高鐵能開啟高鐵沿線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能全面拉動沿線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能讓人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探索日趨成熟的高鐵建設運營技術,是中國對全世界陸地交通領域作出的巨大貢獻。中國高鐵發展對世界各國鐵路發展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