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面對“穩中有變”的發展環境,2019年,中國經濟形勢怎么樣?3月8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馬建堂在兩會“部長通道”上表示,盡管中國經濟穩中有變,但也要看到四個“不變”和“變中有機”。他認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主要來自三個“+”——“互聯網+”、“大數據+”、“智能+”。
馬建堂坦陳,中國經濟發展的形勢確實在發生變化,“變”主要體現在世界經濟復蘇進程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中國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有所增加。
“但是,分析中國的經濟形勢必須看到‘不變’。”什么沒變?馬建堂表示,一是中國仍然處于大有所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個基本格局沒有變;二是中國經濟市場巨大,市場主體多,市場潛力無限,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三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市場化、產業化,不斷地催生著、促進著、推動著新動能的產生,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沒有變;四是中國通過堅定的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內生活力,頂住下行壓力的決心沒有變。
馬建堂進一步指出,中國經濟“變中有機”。他表示,世界經濟的放緩將推動中國更加注重內生動力的挖掘,更加注重國內市場的開拓;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推動我們通過改革開放,促進市場活力釋放,頂住下行的壓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有利于我們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盡快補上核心技術的短板。
面對重重壓力,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從何而來?馬建堂表示,近年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2019年甚至以后更長一段時間,中國要更加重視發展新動能。他將新動能的來源概括為三個“+”,包括“互聯網+”、“大數據+”、“智能+”。他表示,這三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疊加作用,一定可以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生產方式,為中國經濟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