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麗江5月23日消息(記者劉柏煊)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現在已進入倒計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記者近日跟隨財政部深入云南部分深度貧困地區進行調研,推出系列報道《脫貧攻堅調研日記》,觀察財政扶貧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記者在近一周的調研中發現一個細節,盡管貧困村的面貌千差萬別,但每個村最好的兩所建筑,一個是學校,一個是衛生室,這背后體現了財政資金對扶貧重點領域的有力保障。
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專項扶貧資金1260.95億元已經全部下達,比2018年同口徑增加200億元,增長18.85%,連續四年保持每年200億元增量。
如何用好這些扶貧資金?財政部也給出了方向——要將新增資金主要用于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同時要聚焦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飲水安全等脫貧攻堅領域的突出問題,用好資金、補足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