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溫暖“空巢老人”的孤獨寂寞冷?
2016-07-20 10:49:00 來源:央廣網
經濟之聲評論員馬尚田
今天的這些事都和“空巢老人”有關系。最近,長春一位年長阿姨手持紙牌,上街征友,引來過往行人頻頻注目。她說,“這些年我實在是太孤獨了,如果哪天我死在家里,都沒人知道。我只想找個伴兒,安度晚年,男女不限。”這說法感覺有點凄涼。
空巢老人上街“舉牌征友”,這背后的信息量其實很大。這位阿姨擔心的事情并不多余。就在今年二月,杭州一位空巢老人在家中去世,去世三天后才被發現;今年四月,秦皇島一老人在家中死亡,20多天無人知曉。這樣的事情,國內曾發生多起。
在我國,空巢老人有多少呢?一億多人。調查數據稱,我國大陸地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中有近五成是空巢老人,其中近四分之一老人感到孤獨。中國的單人家庭數量有多少呢?據估計,54歲以上的人口中有3000萬人獨居。等于說,這么大一個群體的空巢老人,在承受孤獨寂寞冷。
此前,我也關注到這樣幾位空巢老人。一位是重慶老人,太孤獨了,養了很多“寵物”,幾百只老鼠。后來實在不像話了,有關部門出動把這些鼠輩絞殺了。
你注意到吧,不少老人愛養寵物,小貓小狗什么的。是老人真的更愛養寵物嗎?也許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親人的陪伴,子女的精神贍養。
有一位浙江阿姨,63歲了,催女兒生孩子,女兒讀博士不想生,她急了,就咨詢醫生,我想親自生一個,您看行不行?像她一樣,前去醫院咨詢的高齡母親居然還有不少。
就在今年,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一位61歲的超高齡產婦生了一個男嬰。這背后,其實滿滿的心酸無奈。她的女兒30歲的時候因為疾病猝死了。做母親的,傷心欲絕,于是希望再生個孩子,重享天倫之樂。沒想到,還真的成了。
從父母角度來說,真是用心良苦,夠拼的。做父母的,年紀大了,政策又允許,一般特別希望子女添丁進口,這既是代際傳遞的需要,也有情感陪伴的訴求。
這里有中國國情,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如果子女發生意外,對家庭的打擊是相當巨大的。當然,這種情況很特殊。更多的情況是,子女沒病沒災健康成長,可是長大之后,因為工作,卻也常常不在老人身邊,同樣造成空巢老人,他(她)們心里空落落的。
此時,60多歲的高齡產婦生子現象,放大了空巢老人這種強烈的情感訴求。
那么,怎么保障這些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怎樣溫暖空巢老人的孤獨寂寞冷?
物質的保障是必要的,精神的贍養尤其重要。
北京市回民醫院曾對北京某街道的“空巢老人”生存狀況做過調查,在調查中,部分“空巢老人”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不安、孤獨、失落、抑郁等情緒。與病痛等肉體上的傷害相比,缺乏精神慰藉對許多“空巢老人”來說是一種更大的傷害。
單就保障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而言,有人建議,以社區或村委會為單位,成立老年人活動站,多多舉辦老人們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擴大老年大學的招生規模,豐富老人的文化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建立老年人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體系,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不過,這些都不能替代子女的精神贍養。這方面是有法制要求的,2012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對此明確規定,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當然,“常回家看看”只是底線要求。深入滿足老人的內心需要才是好的,
那就是高質量的陪伴。很多人說工作忙,沒時間怎么辦?我相信,最重要的事情永遠有時間做。
實在不行,也有辦法。我以前在節目里就提倡,教會父母用智能手機,這樣,就可以經常在線陪伴了。經常傳點照片、語音,發發視頻什么的。這也是陪伴,同時還讓老人克服恐慌感,別感覺自己被時代拋棄了。好處多多!
當然,空巢老人也要學會自娛自樂,不要把心思總花在孩子身上。一輩子為子女活,退休了也該為自己活活了。發展點興趣愛好,讀讀書、練練書法、畫畫畫、健健身。青春是一種心態,年紀大了,生活同樣可以豐富多彩。
編輯:張喬
關鍵詞:長春;空巢老人
長春市旅游局提醒旅游者,目前警惕“旅游微信群”傳銷中的四大陷阱值得注意。
2016-07-18 17:32:00
按照國家防總的統一安排,7月14日-16日,在吉林省即將進入主汛期的關鍵時間節點上,松遼委副巡視員李明率領工作組對長春、吉林、松原、白城四個地區8個市(縣)進行防汛工作再檢查。
2016-07-18 16:33:00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研發制造的中國標準動車組CRH-0503,15日11時19分,在鄭徐客運專線進行會車試驗,以每小時420公里的交會速度,再次刷新列車高速實驗紀錄。
2016-07-18 14:5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