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6日消息 近日,天津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楊毅在《當代金融家》雜志撰文表示,“四個善作善成”重要要求為新征程上天津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與行動遵循。天津市立足改革開放先行區功能定位,用足用好中央支持政策,用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和加快塑造“五型”開放新優勢引領各項工作。中小銀行應積極發揮金融“活水”作用,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兩篇特色文章”,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添動力、增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展現新氣象。

中小銀行要加快布局科技金融步伐

發揮綠色金融主力軍作用

楊毅在文章中指出,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天津立足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中的科技創新中心定位,加快提升科技創新帶動力,激發產業煥新驅動力,以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了現代化產業體系逐步完善。轄內中小銀行應牢牢把握住中小型科創企業對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深挖新質生產力背后涉及企業經營運作模式等方面的重大轉變,打造更加精準的綜合化服務滿足不同產業、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需求。

楊毅認為,中小銀行要加快布局科技金融步伐,通過強化頂層設計確立科技金融發展方向,聚焦科技創新主體等領域,拓寬合作模式、搭建聯動機制、創新產品服務,加大金融傾斜力度。在此基礎上,要深化政銀企協調機制和同業合作模式,協同相關科技部門多渠道獲取科技型企業重點名單,為企業搭建綜合化金融服務平臺,開展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此外,中小銀行要針對科創企業特點強化科技賦能與服務保障,加快建設科技金融服務網絡,優化金融產品擴大服務群體覆蓋面,以金融為支點撬動科技創新。

此外,為了更好助力經濟向“綠”而行,中小銀行要充分發揮綠色金融主力軍作用,深耕綠色金融賽道。一是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行動為抓手,加大對綠色低碳、高碳行業轉型和綠色基礎設施項目、企業傾斜力度,打造綠色金融新高地。二是創新產品服務模式,將綠色金融與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等領域相結合,打造“綠色+”服務模式,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更多“適銷對路”的綜合化金融服務。三是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深化同各區政府、環評企業等戰略合作關系,構建“政銀研企”聯動服務模式,助力再生資源回收,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營造綠色金融生態“服務圈”。

楊毅表示,天津經濟的強勁復蘇勢頭得益于產業體系的持續發展,做好產業金融是中小銀行支持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一方面,要充分吸收先進同業產業鏈金融的新思路、新做法,形成更具普惠特色的差異化產品,降低全鏈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圍繞本市發布的產業鏈、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名單,主動對接并提供“結算+融資”等綜合化金融服務。天津農商銀行在產業鏈領域持續用力,截至2024年末累計支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內企業貸款金額4.86億元,在重點產業鏈主辦行總體投放綜合排名中位列本地法人機構第一。

在深化改革的時代浪潮中

中小銀行成為助推區域協同發展重要金融力量

楊毅在文章中表示,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方面,天津堅持先行先試和重點突破,聚焦并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在深化改革的時代浪潮中,中小銀行扮演著愈發關鍵的核心角色,成為助推區域協同發展、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民生改善的重要金融力量。

楊毅認為,轄內中小銀行要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謀劃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加大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力度。一是積極同北京、河北同業機構深化交流,探索建立三地服務信息聯動機制,開展重點領域業務合作,推動打造區域發展共同體。二是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項目清單為抓手,針對“1+16”京津冀協同創新示范區建設及區內企業發展完善特色金融服務方案,運用項目直通車等方式助力項目盡快落地。三是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跨地區金融需求,減免轉賬交易等手續費,有效提高三地居民資金的跨區域、無成本、便捷化流通。

楊毅稱,為了更好支持天津開放型經濟發展,中小銀行在航運金融服務能力上應持續用力。以服務港產城融合發展為主線,以國際航運服務集聚區、自貿試驗區等航運金融重點載體為依托,結合細分市場客群特點,加強港口貿易、航運運輸等重點領域提供融資支持。強化審查審批工作“靠前發力”,實現快速投放與精準控制的有機結合。同步完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機制,進一步豐富經常、資本項目便利化政策服務,推進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便利化,護航外貿企業更好“走出去”。

此外其認為,發展普惠金融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最重要最直接的體現,更是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現實需要。中小銀行要發揮本地化優勢,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有效激發民營小微市場主體活力。針對不同場景,組織各分支機構開展對接服務,結合走訪調研的論證結果,總分聯動共同設計項目方案,推動批量金融服務落地。同時,以調研為契機,結合同業產品及自身發展現狀,繪制普惠小微信貸產品體系“產品樹”。針對群眾反饋的辦理問題,推進流程優化與作業模式改造,加速線上遷移,打造標準化流程,構建出層次清晰、易于推廣的便民產品體系。以天津農商銀行為例,截至2024年末,通過夯實普惠小微企業信貸業務線上化運作模式,實現了累計投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378.57億元,余額383.76億元,較年初增長32.03億元,服務質效顯著提升。

支持文化傳承創新

推動本地區域文化產業繁榮

楊毅表示,在推動文化傳承發展方面,天津高度重視特色文化的深入挖掘與弘揚,多措并舉打造津派文化品牌,用心講好“天津故事”。堅持以文化人為出發點,以文惠民為落腳點,以文潤城為著力點,以文興業為支撐點也是中小銀行踐行文化傳承理念的重要方針。在文化產業發展、盤活文化遺產、支持“高品質生活創造行動”等領域,中小銀行以有溫度、有情懷的優質服務支持文化傳承創新。

楊毅稱,相比國有行、股份行,中小銀行普遍業務規模小、資本實力弱、風險抵御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更要堅持文化根脈,特別是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基本立場、工作要求和管理方法論等要素全面融入經營管理實踐之中,在制度建設層面細化要求,在員工培訓層面導入文化,在履行責任層面壓實責任,在合規經營方面堅守底線,在廉政建設層面抓鐵留痕,使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成為護航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圖騰。

楊毅認為,助力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推動本地區域文化產業繁榮是中小銀行義不容辭的責任所在。一方面,要支持老字號振興發展,著力挖掘生活消費類及工業類老字號金融服務切入點,在充分摸排市場金融訴求的基礎上,提供融資、融智、融信綜合化金融服務。同時,運用專屬金融產品和授信模式向特色文旅景區提供項目提升改造融資支持,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支持文化教育產業發展,持續深化銀校合作,為幼兒園、小學、中學、高等學校等優質學校客戶提供結算、授信等專屬服務,滿足教育領域多樣化融資需求。此外,開展同馬拉松賽事、產業展會、文藝演出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金融與文化融合發展的新路徑,通過“金融+”的跨界創新模式,全方位展示城市文化軟實力。

楊毅指出,鍛造優質品牌形象,增強金融文化吸引力成為各中小銀行的重要共識。中小銀行致力于提升品牌辨識度與整體形象的專業性,特別是突出營業網點特色化服務建設,專注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良好體驗感。同時,豐富品牌傳播策略,積極參與或承接國家級、市級重點活動并擴大影響,實現業務產品美譽度和品牌價值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天津農商銀行為例,結合區域特色開展網點分類建設,打造綜合型支行、零售型支行、輕型網點、智能網點,金融服務品牌特色更加專業和鮮明,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貢獻金融智慧打造“便民生活圈”

立足本地強化養老金融等民生領域支持

楊毅在文章中稱,在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方面,天津不斷提升城市運行服務效率和安全治理水平。中小銀行將“人民城市”理念貫穿工作始終,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至城市基層,與社會各界共建共治,更深入、更充分地回應百姓的期盼和訴求,貢獻金融智慧打造“便民生活圈”。

楊毅認為,中小銀行要結合市委、市政府的發展部署積極支持城市更新重點項目,助力天津現代化大都市建設。主動對接政府部門,有效獲取城市更新項目清單,第一時間為項目相關主體提供開戶、結算、融資等公私聯動的綜合化金融服務。此外,中小銀行應加強與政策性銀行、國有大型銀行等同業金融機構合作,在支持保障房建設、舊危樓和管網改造等領域主動尋求銀團合作,推動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項目和城市更新項目高效落地。

楊毅稱,肩負支農支小主力軍使命的中小銀行,應聚焦主責主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力支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一是聚焦鄉村振興關鍵領域和重點客群,從量、面、效、能、質各領域全面發力,推動助農服務有序開展。二是結合市農委等部門獲取項目名單,對接“津農精品”企業,加大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金融資源投入,助力推廣特色農產品。天津農商銀行在涉農領域持續發力,截至2024年末,涉農貸款余額301.39億元,較年初增長41.18億元,增速15.82%;支農支小再貸款余額261.73億元,在本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中排名第一。

楊毅還表示,結合“五篇大文章”的工作要求,中小銀行要立足本地強化養老金融等民生領域支持,提升老年群體幸福感、獲得感。一是制訂養老金融發展規劃,創設推廣養老金融服務品牌,將品牌宣傳與產品創新、市場推廣、場景合作、服務培訓等工作有機結合,打造標準化養老金融服務。二是推進全渠道適老化改造,實現手機銀行、微信銀行、視頻銀行等服務渠道的全面適老化建設目標,持續提升和完善養老金融服務體驗。三是加大養老產業信貸支持力度,主動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特別是對接養老機構,為場所建設升級、設備設施購置、日常運營等方面提供咨詢和融資服務。

編輯:宓迪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