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楊
4月以來,證券公司密集更新銀行上市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結合證監會政務服務平臺披露信息,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目前有漢口銀行、蕪湖揚子農商銀行等15家銀行處于上市輔導備案期。報告顯示,上述銀行普遍面臨資本補充壓力、資產確權難以及股權結構待優化等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面注冊制下,中小銀行股權結構、資產質量、公司資本實力等因素都會為其上市帶來重要影響,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成功突圍,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中小銀行認真思考的問題。
輔導工作進展報告更新
15家銀行中,漢口銀行上市輔導的備案時間最早,2010年12月20日便已進行輔導備案。十幾年過去了,該行目前仍處于上市輔導備案階段,已發布第61期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
報告顯示,漢口銀行面臨資本補充壓力。近日,漢口銀行的上市輔導機構發布關于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工作進展情況報告(第61期)。報告顯示,2024年以來,漢口銀行實施增資擴股以補充資本,提升資本充足率,但隨著業務不斷發展,資本持續消耗,資本充足指標面臨一定壓力。上述上市輔導機構表示,將按照監管部門的相關規定,持續督促漢口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漢口銀行于1997年成立,2025年3月末合并口徑下的資產總額為5575.95億元,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02%、10.63%、9.06%。2024年末、2023年末、2022年末,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合并口徑)分別為9.30%、7.61%、7.57%。
為緩解資本壓力,漢口銀行3月29日發布公告顯示,該行完成8.74億股股份發行,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注冊資本由48.28億元變更為57.01億元。
此外,股權結構、資產確權等也是銀行在上市輔導過程中備受關注的話題。據最新披露的上市輔導進展工作報告顯示,多家銀行在上述方面存在問題。例如,徽商銀行存在單一職工持股超過50萬股的情形;溫州銀行部分自有房產、土地及租賃房產存在權屬瑕疵;蕪湖揚子農商銀行2025年3月末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超過有關規定限制;成都農商銀行存在資產權屬瑕疵、未決法律糾紛等問題。
奔赴上市熱情不減
近年來,銀行上市進展整體有所放緩。宜賓銀行今年1月成功在港上市,成為繼2021年9月東莞農商銀行赴港上市后的又一家中小銀行。而A股市場自2022年1月蘭州銀行上市后,已許久不見新的上市銀行身影。
就A股市場來看,截至目前,共有6家銀行在候場上市。其中,上交所主板3家,分別為湖州銀行、湖北銀行、江蘇昆山農商銀行,僅湖州銀行審核狀態為“已問詢”,其余均為“已受理”;深交所主板3家,分別為廣東順德農商銀行、廣東南海農商銀行、東莞銀行,審核狀態均為“中止”,原因均為“IPO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此外,2024年以來,廣州銀行、馬鞍山農商銀行、海安農商銀行等銀行已撤回IPO申請。
處于上市輔導階段的中小銀行面臨的資本補充、資產確權、股權結構等問題,僅是其叩響資本市場大門前需要經歷的“第一關”,上市輔導完成后還將進入材料申報、上市審核等階段。雖然上市之路艱難,但銀行奔赴上市的熱情不減。
“一直以來,我們就上市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積極與上市輔導機構溝通交流,商討解決方案。對比已上市的中小銀行,我行的一些業績指標具有明顯優勢,一旦有機會,將會積極爭取上市。”南方地區某農商銀行高管此前向記者表示。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公開上市既能對內優化公司股權結構、補充資本,又能對外提升知名度。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銀行上市可以從資本市場融資以補充資本金,實現股東結構更加多元化,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當下,上市銀行總資產規模等指標在行業中占比較高,其他中小銀行實現上市的優勢不突出。
注重差異化經營
在注冊制下尋求IPO,除滿足普遍的高標準外,資本市場更看重中小銀行是否具有清晰的股權結構、健全的公司治理、穩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財務狀況以及良好的市場前景。
“長遠來看,中小銀行需強化能力建設,提升經營和競爭水平。例如,考慮到外源性資本充足的成本與可得性,中小銀行必須一方面強化內源性資本積累能力,另一方面優化銀行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大力發展資本節約型業務,利用區域優勢、客戶特點走差異化發展道路。”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
差異化經營是當前諸多中小銀行的突圍之路。記者了解到,不少中小銀行扎根區域市場,通過提供定制化信貸產品和服務,在細分市場逐步建立起競爭優勢。
浙江某農商銀行董辦人士告訴記者,區域性銀行本身與本地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結構特點存在緊密關聯。要想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就需要不斷做“精”,依托人緣、地緣、親緣優勢強化精細化管理,依托相對更短的決策鏈條,面對新機會迅速反應,搶占市場先機。
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表示,聚焦財富管理領域,中小銀行擁有大量富裕客群、大眾客群,更了解這些客戶的軟信息和潛在需求,同時機構設置更加扁平化,決策鏈條短、反應靈活。基于此,中小銀行應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進一步深化地緣優勢,深挖本地客戶需求,構筑具有區域特色的差異化經營戰略,逐步形成“小而美”的競爭優勢。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