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荒山變公園 農民脫貧奔小康
2016-07-25 11:41: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茶陵7月25日消息(記者 堯遙)六年前,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嚴塘鎮21個行政村的10萬畝山地一直荒廢,漫山遍野雜草叢生。山地的主人幾十年只有在貧瘠的水田里辛勤耕作,收入甚微,園區周邊上千個農戶一直處于貧困狀態。湖南萬樟園林集團公司經過實地詳細調查,決定利用自身做園林綠化工程十幾年的經驗和優勢,讓這10萬畝荒山變廢為寶。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讓荒山變綠、農村變美,讓農業變強、農民變富,讓人們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戰役在這里打響。
萬樟園林集團公司董事長劉祖治投資創建了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明確了建設國家級珍貴樹種森林公園,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目標,致力于發展萬畝珍貴樹種、萬畝名貴花卉等產業。隨著產業的發展,當地1000多個農戶(其中500多個貧困戶)每年可得到300多萬元的土地流轉收入,還可以賺取1500多萬元的勞務收入——山里的樣貌和村民的日子漸漸有了改觀。
今年64歲的周漢偉家住嚴塘鎮山寺村,40年前因公負傷復原回家。幾十年來,一直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2008年的一場冰災,村里山林損毀嚴重,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山,很多農田被蠶食,這對于周漢偉來說,無疑雪上加霜,他只能靠女兒夫妻倆在外打工維持生活,一家5口的日子過得越發困難。
2010年,萬樟園林集團公司在這里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對于周漢偉來說,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過與公司簽訂了土地流轉合同,周漢偉家里如今每年能增收3000元左右。根據合同規定,符合務工條件者,優先照顧當地村民就業,村里的農民可以到園區就近就業,70歲以下的有勞動能力者都可以在園區務工了。
三年前,周漢偉家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被評定為因殘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60多歲的他還要出去務工。但是,從2013年以來,他就能在離家不遠的園區務工了,每天工作8小時,一年收入近3萬元。
“家里的農活照干不誤,還帶好了孫女!”周漢偉說如今自己的生活質量大大提升了,免去了孩子在外務工的后顧之憂,“去年,家里蓋起了樓房。今年初成功脫貧,現在的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為了讓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萬樟園林集團有限公司還投資500萬元注冊了茶陵縣萬樟園林苗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讓農民擁有自己的產業。
村民譚東梅拿出土地的自己種植紫薇、杜鵑、桂花等苗木花卉,合作社為成員提供苗木種植所需的種籽、農藥、化肥等生產資料,以避免市場出現的以次充好、以劣充優的問題,從而降低了農戶們的生產成本。
“公司還為我們提供產品銷售服務,合作社按照簽訂的合同對我們種植的苗木花卉由合作社包購包銷,以避免相互壓價、競價銷售、爭奪市場的問題。”通過加入合作社,承包8畝地,譚東梅把出圃的苗木花卉按協議賣給公司,去年純收入近10萬元。
據公司介紹,到目前為止,以這種形式入社的成員有183戶,其中,貧困戶占55%以上。調查分析顯示,這些農戶種植苗木花卉比以前的傳統農業畝平增收5000元以上,人平年增收2600元左右。
第二種模式是農戶拿出自家的土地入社,享有本社權利,承擔本社義務,即分享本社盈余,承擔本社虧損。此外,農戶還可以將自己的土地租給合作社,自己每年按時領取土地租金,自己到合作社務工,領取勞務報酬。
為了讓這些農民不僅得到勞務收入和土地收入,而且還能掌握苗木花卉的種植技術,公司經常請一些專家和技術人員到合作社舉辦苗木花卉種植技術培訓班,給當地農民授課。目前,已有近200個貧困戶有了自己的產業,近500個貧困農民掌握了發展產業的生產技術。
發揮自身優勢,實施產業扶貧,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建立一支支永不撤離的扶貧工作隊,劉祖治和他的萬樟園林讓窮山荒山變身綠水青山,讓窮山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湖南
7月20日,國網婁底供電公司配電室帶電作業班對城區10千伏建賢Ⅰ線電視臺支02號桿塔上銹蝕嚴重的跌落式熔斷器進行了更換,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2016-07-22 15:37:00
7月20日,從湖南省第三屆(湘葡緑品杯)早熟葡萄品評會果實品質評比大賽中獲悉,藍山縣博億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藍山縣竹市近江封朝文葡萄園選送的夏黑葡萄以果穗整齊、果粒漂亮、果粒大小一致,
2016-07-22 15:26:00
為好友提前慶賀18歲的生日,朋友給她鄭某,送了一個令人特殊的生日禮物“毒品”。在欣然亨受中東窗事發,鄭某收到的又一特殊生日禮物,
2016-07-22 15:2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