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嶺山下老賴家的椪柑臍橙熟了
2016-12-07 16:5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藍山12月7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李先志)“哇,真甜!賴老板,椪柑、臍橙各給我50斤……”12月7日,暖陽高照,地處南嶺山下的藍山縣土市鎮三廣村賴建春的桔園里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搶購熟透了的椪柑和臍橙,一天下來被縣內外顧客買走椪柑、臍橙達3000余斤。
看著漫山遍野豐收的桔子和絡繹不絕的顧客,賴建春和妻子陳三英,天天像吃了蜜一樣,高興得合不攏嘴,“今年是個豐收年,20多畝果園,可產早熟蜜桔柑子、椪柑、臍橙等10余萬斤,而且現在市場行情也很好,在家批發早熟蜜桔柑子1.5元/斤;椪柑2元/斤;臍橙2.5/斤,僅此柑桔類一項,果園年收入就達20多萬元……”
能有今天的收獲,賴建春說故事還得從24年前說起。今年56歲的賴建春邊將桔子裝帶打包,邊說起他的發家“創業史”。1992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藍山,不少人開始往廣東去做建筑工。當時,屬于村里泥瓦匠能手的賴建春,也萌生了南下的想法。但已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舍不得遠離父母和妻兒。
于是,決定留在家里創業。然而,在家干什么事好呢?賴建春白天幫人家干活建房子,晚上和村里的好伙伴陳日旺、陳澤施、陳澤昌、陳志迪、賴建村、陳信國等人一起商量,共謀在家發展出路。
就在這時,賴建春在縣農業局工作的姨夫陳澤禎,到他們家來走親戚,聽說他們想在村里干番事業,且還沒拿定主意。陳澤禎便給他們支招說,“其他的忙我也幫不上,其他的技術活你們也不一定干得了,要不你們去承包村里南嶺山下貓仔山那片荒山種桔子、黃花梨等水果怎么樣?這樣我在農業部門也可以對口扶持,給你們培訓和派技術人員到你們的果園里來指導……”
賴建春等人一聽陳澤禎的建議,大家眼前一亮,似乎看到了發家致富的希望。賴建春等7人說干就干,各人投資1萬元,租賃了村里貓仔山250畝荒山,開始了開荒建果園的歷程。
貓仔山,景色宜人,雨量充沛,一年四季山泉不斷,為果園的灌溉提供了保障。然而,建園初期,可謂艱辛。賴建春等7人開荒,把山上所有的冠木、雜草全部清除,挖樹根、挖洞種果苗,那個場景就有如那激情燃燒的歲月。
“建園初期的前3年,大家都很辛苦,但大伙都像有使不完勁。當時的7家人不管刮風下雨,一年365天,基本有360天在果園,為我們種植的碰柑、臍橙、早熟蜜桔、乃李,水蜜桃,黃花梨等果樹施肥、除草、剪枝、殺蟲、澆水,就這樣過了3年,這個時候有些果樹開始開花結果了……”賴建春記憶猶新地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年,賴建春等7戶合伙建設的果園,開始迎來了豐收,而且產量一年比一年好,大家心里都美滋滋地。而在摘果子的時候,每年都要請幾十個人來幫忙摘,還為附近一些村民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后來,隨著事業的越做越大,賴建春等7個合伙人,將果園分包到戶,各自管理自己的那一份。如今,各家的果園都來勢較好,果園內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如水蜜桃,楊梅,乃李,黃花梨,蜜桔,碰柑,臍橙掛滿了整個山頭,一年下來,各家各戶年均收入都一二十萬元左右。現在,他們早已成為當地有名的富裕戶,提前實現了奔小康。
編輯:劉拓拓
關鍵詞:湖南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擴展名錄,共122項。至此,加上已經公布的前3批名錄,我省省級“非遺”名錄項目總數達324項。
2016-12-07 11:54:00
12月5日,湖南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苗家婦女正飛針走線,繡制苗繡產品。苗繡,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花垣縣先后投入400多萬元,用于苗繡、織錦的新工藝、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培訓傳習,將其作為扶貧產業實行重點扶持,在傳承文化的同時,走向市場。目前,該縣苗繡產業年產值已突破億元,苗繡產品遠銷日、美、德、法、澳等10多個國家。
2016-12-07 11:36:00
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的“兩不愁、三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目標,其中讓貧困戶有房住是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從2014年開始,湖南對摸底精準識別的貧困農戶進行危房改造,兩年幫助近7萬貧困農戶圓上了安居夢,這一成果如何實現?
2016-12-07 10:5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