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濟南12月1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從山東省人社廳獲悉,根據近期山東省12部門聯合出臺的《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山東省將以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為重點,用三年左右時間,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實現被欠薪農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行動計劃要求,落實防范拖欠農民工工資目標責任書制度。所有房屋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企業,要以承建的工程項目為單位,在辦理施工質量安全監督手續前,向工程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遞交《建筑企業防范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目標責任書(承諾書)》,明確其農民工管理措施、欠薪事件處置機制、違約責任、勞務管理負責人、項目經理、項目勞資員及聯系方式等。
作為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一項重要舉措,勞動用工實名制管理將在山東省全面推行。行動計劃要求,督促用人單位與招用的農民工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建立職工名冊。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勞動計酬手冊,健全用工和工資支付記錄,明確用人單位對農民工的工資支付責任。2017年底前實名制管理覆蓋40%以上在建工程項目,2018年底前覆蓋率達到80%,到2019年底基本實現全覆蓋。
山東省還將完善工資支付監控機制,充分發揮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管理優勢,對轄區內用人單位工資支付情況實行日常監管,對出現工資支付困難的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以及涉及化解過剩產能的企業,實行重點監控,積極探索建立欠薪預警系統,及時發現和處置欠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