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1月25日消息(記者 李佳)浙江省統計局今天公布了2017年浙江經濟運行情況:全省生產總值517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增速快于上年年報核實數0.2個百分點,快于全國0.9個百分點。
2017年,浙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激發實體經濟活力,經濟運行持續穩走向好,穩的基礎更加鞏固、進的動力更加強勁、好的勢頭更加明顯,各項經濟指標更加匹配,形成動力轉換、結構優化、質量提升的良好局面。
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發展基礎不斷鞏固
2017年,浙江經濟總量站上5萬億元級臺階,全省生產總值517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增速快于上年年報核實數0.2個百分點,快于全國0.9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達92057元(合13634美元)。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17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增加值22472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27279億元,增長8.8%。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9%、43.4%和52.7%。從其他主要經濟指標看,工業、農業、消費增速加快,投資結構優化,服務業、進出口、財政收支增速較快,用電量、貨運量、貸款、信心和景氣指數等先行指標繼續向好。
質量效益繼續改善,好的勢頭更加明顯
2017年,浙江財政總收入103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03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0.6%和10.3%。稅收收入4940億元,增長11.5%,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5.1%。非稅收入864億元,增長3.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530億元,增長8.6%。
企業效益效率持續向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自2016年3月以來一直保持兩位數的較快增長,2017年為4570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38個行業大類中,29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此外,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城鄉收入差距縮小。2017年,浙江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46元,增長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實際增速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1261和24956元,分別增長8.5%和9.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和7.0%,實際增速比上年分別提高0.3和0.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054,低于上年的2.066。
新舊動能協同發力,活力潛力持續釋放
2017年,浙江一方面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2017年,10大傳統制造業共投資308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9個百分點。10大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5%,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加快0.6和0.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23.2%,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高6.6個百分點,對利潤的增長貢獻率為51.5%。
另一方面,浙江新產業和八大萬億產業引領轉型。2017年,預計“三新”經濟增加值1.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5%。信息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53億元,增長16.7%;預計旅游產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文化及相關特色產業增加值增長12%左右,節能環保、健康、金融產業增加值均增長10%左右,高端裝備產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時尚產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
此外,以數字經濟、“互聯網+”為特征的新業態快速發展。2017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比上年增長31.9%。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網絡約車、在線醫療、遠程教育、網上銀證保交易等新型服務模式拓展了消費領域,集旅游、休閑、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和農家樂民宿等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