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從塔河尾閭臺特瑪湖穿湖而過
央廣網烏魯木齊7月12日消息(記者林濤 張孝成 新疆臺記者曾曄)新疆持續實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在荒漠防風治沙,如今塔河兩岸胡楊重現生機、荒漠變成致富果園,大美新疆再繪綠色畫卷,吸引游客赴疆觀光、體驗。
塔河生態輸補水為沿線千萬畝胡楊林“解渴”
在位于新疆巴州若羌縣境內的塔里木河尾閭——臺特瑪湖,曾經干涸30多年的湖面如今波光粼粼,路兩邊的胡楊林泛著誘人的綠色。
牧民圖爾迪·艾麥提正趕著羊群在濕地里飲水,他說:“現在水來的時候,樹好得很,草也長出來了,放羊的地方越來越大,現在放羊好得很,草也好得很!
今年2月,塔河下游實施第19次生態輸水,水頭僅用7天時間就抵達了尾閭臺特瑪湖,形成了5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濕地。生態輸水、環境改善得益于18年來的塔河近期綜合治理。
新疆喀納斯美景
若羌縣齊文闊爾野生動植物管護站護林員西爾艾力·麻木提說:“像這個樹也是胡楊樹么,這是去年長的,有兩三年以后,這樣子長成大大的一棵樹了。原來快死的樹,現在開始長葉子,葉子出來了!
位于南疆阿克蘇溫宿縣城區東北部的柯柯牙,曾是一片荒原,土地鹽堿化嚴重。經過30年的大型人工防風治沙工程——柯柯牙綠化工程,如今,這里形成了一條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綠色長城。
柯柯牙西部農莊農家樂老板付毅文四年前在自家的50畝果園里辦起了農家樂,現在每年收入就達四五十萬元,她說:“柯柯牙這邊以前是鹽堿地,土壤特別不好,種什么都不容易種,通過改良以后,我們現在把果樹栽上,就是日子越過越好!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央廣網發 王勇強 攝)
近年來,新疆在國家的支持下,已完成沙化土地治理3632萬畝,禁牧草原面積1.5億畝。新疆環保廳黨組副書記、廳長烏拉孜別克·熱蘇力汗表示:“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為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新疆奠定堅實基礎!
游客乘船暢游在新疆巴州博斯騰湖(央廣網發 年磊 攝)
北疆阿爾泰山林間的喀納斯湖迎來了旅游熱潮,天南地北的游客紛至沓來,北京游客周麗君說:“來到大美新疆心里很高興,這里的山和水都吸引了我們從北京來的這批游客,風景很美,大自然的那種讓人感覺到心曠神怡的那種感覺。”
新疆旅游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侯漢敏說,全域旅游推動新疆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域旅游不光是點的旅游,更是點線結合的旅游,也是我們四季的旅游。通過一系列的努力,讓旅游有一個大發展,讓旅游成為拉動新疆經濟發展的引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