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廣州9月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何嘉敏)由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南沙區委、區政府重點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今天(3日)在南沙揭牌。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代表在現場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倡議書。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中國互聯網仲裁聯盟、灣區法商研究院、一帶一路服務機制南沙辦公室和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南沙調解室等5家國際化高端法律服務機構正式揭牌成立。
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曾進澤表示,為營造更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南沙區重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為來南沙創業發展的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全鏈條法律服務,幫助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同時,還將加大力度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法律服務機構和實體,打造服務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的國際化高水平法律綜合服務基地,助力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和承載門戶樞紐功能的廣州城市副中心建設。
廣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謝曉丹指出,希望南沙區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三個稅區、三個法律管轄區、三個貨幣體制的最大優勢,在探索符合我國實際的灣區經濟發展新模式上作出法治建設工作者應有的貢獻;進一步立足全市大局,與白云區鶴龍街廣州律師大廈法律服務聚集區兼容并蓄、錯位發展,重點引進外向型、國際化高端法律服務機構,打造與國際接軌的法律服務聚集區,合力共建全國公共法律服務最便捷城市。
廣東省委政法委專職副書記陳岸明表示,在廣州南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這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制度創新,必將在實踐中取得良好經濟和社會效益,樹立良好的引領示范效應。他強調:一是把加快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作為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工作,大力予以推進。二是把自貿區作為涉外法律服務業的重要支撐區,加快建設海上絲綢之路法律服務基地。三是把仲裁作為突破口,營造全方位、多層次的法律服務生態圈。四是把健全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作為重要基礎,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據悉,法律服務集聚區選址南沙蕉門水岸廣場,新成立的5家國際化高端法律服務機構首批進駐集聚實體辦公。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仲裁聯盟,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江門、惠州9個城市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即“9+2”城市群)的仲裁機構共同倡議發起成立,召集互聯網仲裁技術企業、法律專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共同參與,以各方簽署的契約為約束和紐帶,通過資源共享和各自優勢組合,構建借勢國家戰略進行共同運營的法律職業共同體。中國互聯網仲裁聯盟是由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發起,由全國160余家仲裁機構、互聯網技術團隊、高校科研機構加入,于2015年9月在廣州成立,現入駐南沙。灣區法商研究院是依托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法學院、嶺南學院、管理學院等知名院系組建,外聘專家團隊遍布全球,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紐約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著名學府的優秀學者組成,重點開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港澳兩地法律環境國別研究。
據介紹,首批5家法律服務機構進駐集聚區后,南沙將堅持政策引導,兼容并蓄,錯位發展,形成特色,打造品牌,服務定制,實體運作,讓法治元素與市場元素充分涌動、高效融合,為企業提供從招商洽談、落地投產到生產經營全鍵條的跟蹤服務,提供從風險防范、融資并購到企業上市全要素的定單服務,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專業規范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