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青島4月23日消息(記者李舜)3月19日20時06分,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南大隊隧道中隊接警,一輛載有心;颊叩木茸o車正通過膠州灣海底隧道駛向青島阜外心血管醫院,請求交警護導。接到指令后,該中隊迅速派警車在云南路隧道口等待。20時10分,警車、救護車會合,執勤交警立即開啟警燈、拉響警笛,引導救護車沿膠寧高架路疾馳。20時20分,救護車輛抵達醫院,病患被妥善安置后,交警返回崗位繼續執行勤務。
這種“警醫聯動”的急救模式,在青島并不罕見。自2020年7月公安部辦公廳、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故警醫聯動救援救治長效機制的通知》以來,青島市公安交警、衛生健康部門,持續推動推進警醫聯動協作,切實保障急重傷患得到及時、專業、有效救治。
警醫聯盟 生命至上
2024年5月,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與市急救中心建立起“生命至上 暢安護航”警醫聯盟聯動機制,通過統籌公安交警、衛生醫療機構各方資源和力量,實現緊密協作、相互支撐、常態運轉。
公安交警部門采用視頻接力、綠波放行、警車、摩托車帶道、警力疏導等多種方法,保障急救通道暢通,同時,急救中心實時提供“120”救護車位置信息,公安交警部門按照“就近、就優”原則,合理配制并線方案,提升救援效率,切實保障救護車、護送急重傷患車輛的優先通行權。警醫聯盟聯動機制打通“120”“122”急救信息銜接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推送、同步調度,落實遇有突發事件,特別是交通事故傷亡警情時,做到實時信息共享,警醫同步響應。
嶗山公安交警鐵騎護送傷者送醫救治(央廣網發 張磊攝)
常態運轉 協同救護
為了讓協同救護更高效,交警部門與醫院建立信息通報機制和應急救援綠色通道機制,由院方開通送醫“紅色專線”“綠色通道”,讓急重病患在救治中不受掛號、辦理手續、排隊就診等條件限制,做到快速發現、及時救援、妥善救助。
青島市急救中心組織開展交警一線警員急救相關知識技能培訓,提升一線警務人員急救知識積累和急救業務能力。公安交警部門針對“120”駕駛員進行駕駛技術、交通規則和車輛保障檢測培訓,著力提升“120”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和駕駛技能水平。急救講師以真實案例為依據,依托模型開展講解操作,著重對交通傷員的急救處置、常見急危重癥急救方法、心肺復蘇與AED除顫技術等重要內容進行教學,力求重點突出、覆蓋全面、貼合實戰,全面提升交警應急救援能力。
黃島公安交警鐵騎護送傷者送醫救治(央廣網發 張磊攝)
疏通堵點 暢通生命通道
警醫協作、信息共享,讓急救無縫對接,而交通順暢可以讓生命救護再快一步。近年來,青島公安交警部門通過交通組織優化、交通堵點改造、重點區域擁堵治理、整治車輛亂停亂放等舉措,持續深化交通擁堵綜合治理,進一步暢通“生命救護通道”。警醫協作促進雙方共同排查,整治醫院內部及周邊通行路線交通安全隱患,通過優化院區交通組織,有效暢通就醫“綠色通道”。
在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中,突發疾病的患者、遭遇意外的傷者,都因一條條暢通的“生命救護通道”,得到了及時救治。截至目前,青島交警共處置危難求助交通護導警情3190余起。其中,急救護導急重病患、傷員、孕婦等警情2600余起,救助事故受傷警情590余起。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