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月3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3日),2021上海市民文化節?靜安現代戲劇谷“市民劇場”中外家庭戲劇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中福會馬蘭花劇場舉行。經過初賽、復賽和決賽層層比拼,“十強家庭”從長三角地區1000余組報名家庭脫穎而出。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兼藝術總監、國家一級演員蔡金萍,東方衛視首席記者、國家一級編劇駱新、上海歌舞團首席、國家一級演員朱潔靜作為決賽評委為參賽家庭現場打分并點評。
活動現場 (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2021中外家庭戲劇大賽作為上海市民文化節、靜安現代戲劇谷“市民劇場”的重要賽事之一,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靜安區精神文明辦、靜安區文化和旅游局、靜安區教育局、靜安區商務委、靜安區各街鎮主辦,靜安區文化館、駱新書房戲劇IP實驗室等單位承辦。大賽以“家有好戲”為主題,倡導“一家人一臺戲”,通過線上初賽、線下復賽、劇場決賽,以5分鐘的戲劇表演,展現社會和家庭生活,將群眾文化與藝術展現相結合,推動了戲劇的普及,也為家庭關系的融洽和諧提供了新的舞臺,為精神文明實踐提供了新的載體。
從今年1月開始,1000余組家庭、約3500位“演員”,紛紛拿起手機自編自導自演,踴躍報名參賽,有反映現實生活的“放下手機”,“我的解放軍爸爸”,有反映傳統文化傳承的“雨后彩虹”“后繼有人”,以及繪本劇、皮影戲、模仿秀等。今年是建黨100周年,“紅巖魂”“刑場上的婚禮”“與雕塑對話”等眾多紅色題材的戲劇節目,也是一大亮點,表演家庭和廣大觀眾在戲劇中更加直觀深刻地感受到了百年歷程的艱辛和偉大。
在2020年成功舉辦的基礎上,此次大賽擴大了賽事規模和參賽范圍,吸引了來自蘇州的太倉和張家港、南通、溫州、馬鞍山的家庭積極報名參賽。初賽期間和決賽前夕,大賽組織會還應邀兩次專門組織數位專家評委,赴南通觀摩指導和評選參賽節目。為了提升家庭參與的積極性和舞臺表現力,大賽首次以“戲劇工作坊”的形式,將戲劇輔導貫穿整個賽事周期,做到“可看、可演、可互動”。據介紹,鑒于今年參賽家庭多、創意多、熱情高、質量高的特點,組委會還將計劃通過“戲劇工作坊”為更多家庭提供展演的機會和舞臺。
由于參賽家庭數量超出預期,此次大賽的線下復賽也從去年的6場增加到10場,各個精彩,場場激烈。組委會評審組經過盲選,從現場打分的前三十二名中選取十六組家庭進入決賽展演。在馬蘭花劇場三百多位現場觀眾的見證下,蔡金萍、駱新、朱潔靜三位評委現場亮分,最終產生了2021中外家庭戲劇大賽“十強家庭”,可謂是百里挑一。
決賽家庭紛紛表示,從初賽一路走來,“家庭戲劇”讓全家人更加“共頻”,串聯起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似乎更有了默契。在排練和表演中,產生了新的“摩擦和火花”,有了更多的交流和理解。不管成績如何,都是值得回味的快樂體驗,并期待在明年的戲劇大賽拿出更好的劇本,有更精彩的表現。
據了解,以“家庭”為單位的戲劇活動即使放眼全國都不多見,靜安現代戲劇谷“市民劇場”板塊經過去年的創新實踐,不僅推動了戲劇的普及,也為“家庭戲劇”和市民文化活動多樣性,以及家庭和諧關系建設的發展樹立了新的標桿。同時,通過逐步向外輻射,有力助推了群眾市民文化活動的開展和交流,為打造長三角市民文化品牌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