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5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余 通訊員馬碩)上海青浦區是當前上海落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等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地,作為涌現出陳云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青浦區不斷強化政治自覺,扛起政治責任,以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成效,在推進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中汲取“黨史”智慧、展現青浦作為,全力實現“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奮力推動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邁入全面現代化新征程。

  共悟思想偉力,上好砥礪初心使命“必修課”

   

  示范區黨史現場教學精品線路(央廣網發 青浦區委黨校供圖)

  青浦聯合吳江、嘉善,充分利用示范區內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黨史的生動課堂中有效凝聚推動示范區高質量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共識和強大合力。

  用活紅色資源,打造品牌學習陣地。深入挖掘、梳理形成一體化“示范區紅色陣地地圖”和一覽式“示范區紅色陣地清單”,加快推動新時代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黨建創新實踐基地建設,積極打造示范區紅色黨性教育品牌陣地。堅持將書本學和現場學相結合,三地聯合推出18條示范區黨史現場教學精品路線,金澤鎮、朱家角鎮、黎里鎮、姚莊鎮、西塘鎮共同發布示范區先行啟動區五鎮黨史學習教育現場教學線路,在“行走黨課”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抓好重點人群,領悟思想精髓要義。將黨員領導干部和年輕人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兩類重點人群,推動黨史在三地共學共悟共促。聚焦領導干部學習,開設第二季“示范區大課堂”,第一講緊扣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邀請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黨史研究領域知名專家徐建剛教授,為三地近300名領導干部作《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青春密碼”》專題輔導報告。聚焦年輕人學習,組建“理響示范區”青年講師團,計劃形成不少于20堂時長30分鐘的精品課程,在三地交叉開展不少于百場的巡回宣講,帶動示范區青(少)年學好黨史這門“必修課”。

  搭建良好平臺,推進市民宣傳教育。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慶祝建黨百年宣傳教育相結合,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三地聯合策劃開展“童心向黨 青春啟航”--第二屆長三角青少年風采展示征集活動、“心中的紅色印記”長三角市民紅色故事征集展示活動、“禮贊百年”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紅色文創作品巡展、紅色文化攝影展、書法展等系列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用好新興商業平臺和戶外大屏、移動電視等媒介,集中展播一批生動鮮活、貼近實際的精品黨課,在示范區大力營造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

  提高實干能力,按下跨區域協同治理“快進鍵”

  青吳嘉三地聯合策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跨區域協同治理的責任擔當、務實作風和為民行動,持續增強市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地開展水文水質應急監測演練(央廣網發 青浦區水務局供圖)

  著眼生態本底,打造“高顏值”藍綠空間。三地水務(利)部門整合藍色珠鏈、淀山湖彩虹橋等資源,建成“示范區協同治水黨群服務站”,成立“黨員護河先鋒隊”,河湖聯合保潔、水文聯合監測、河長聯合巡河、執法聯動監管持續深化,太湖、淀山湖湖長協作機制不斷完善。三地交通部門突破行政壁壘,開設6條示范區跨省專線公交線路,積極推進省際斷頭路和斷頭河打通,南新渡正式撤渡通橋,元蕩橋正式通車。三地環保部門成立“長三角生態環境聯動突擊隊”,開展示范區跨界水體水質手工聯動監測,共繪示范區生態綠色底色。

  著眼企業服務,構建“高質量”營商環境。三地政務服務部門共建黨史學習教育聯盟,深入企業開展政務聯動服務,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項目推進和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三地市場監管部門在“跨區域通辦”“一網通辦”“證照聯辦”等10個方面達成共識,新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綠地貿易港和工業園區三個登記服務站, 創新啟用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專用電子印章,成功實踐示范區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實現示范區內異地辦事“零跑動”。三地檢察機關聯合成立“示范區知識產權檢察保護中心”和“青吳嘉知識產權檢察聯合辦案組”,推進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和司法協作,有效降低被侵權企業維權成本。

  著眼民生保障,提供“高能級”公共服務。三地醫保部門共同簽訂《醫保一體化建設合作協議》,不斷推進示范區醫保“信息一體化、服務一體化、保障一體化、共享一體化、管理一體化”等5個一體化建設試點,率先實現“區域就醫免備案、經辦服務一站式、慢病特病結算通、網上醫保在線付、異地審核協同化”,惠及示范區230萬參保群眾。三地教育部門推動實現跨省域中職招生和跨省域中高職貫通培養,頒發首批繼續教育學時登記證書。2021年示范區“五五購物節”以示范區聯動和青浦新城會商旅文聯動雙輪驅動,做到區域平臺商家全覆蓋、終端產品全覆蓋、消費人群全覆蓋,為示范區消費者呈現一場長三角聯動一體的綠色消費盛宴。

  汲取前進動力,打造長三角示范城區“創新核”

   

  市西軟件信息園(央廣網發 市西軟件信息園供圖)

  作為上海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前沿和重要樞紐,青浦區堅持戰略引領,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從黨的百年歷程中汲取智慧力量,在推進示范區建設的最前沿爭先鋒、作表率、建新功,積極營造“比學趕超”“搶拼實善”濃厚氛圍,攜手打造上海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長三角城市群的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凸顯“高顏值、最江南、創新核”獨特魅力。

  建設交通“新”樞紐,打造面向長三角城市群的綜合交通樞紐。在青浦新城中心位置規劃建設綜合交通樞紐,整合“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三網,實現滬蘇嘉城際線、嘉青松金線、軌交17號線同站換乘。積極推進軌交2號線、17號線、13號線西延伸,實施G50、G15擴容提升,推進G318、北青公路拓寬,形成“三橫兩縱”高快速系統,完善與江南水鄉客廳的連接,為青浦建設成為長三角綜合性節點城市奠定基礎。

  形成產業“新”高地,打造“長三角數字干線”名園品牌。借助上海東西發展軸上數字產業集聚的優勢,整合北斗創新基地、市西軟件信息園、人工智能產業園、華為研發中心等產業平臺,以青浦工業園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為引領,打造若干個特色產業集聚區,并與吳江、嘉善產業園區開展產業協同與合作逐步推動長三角城市產業園區產業鏈合作,打造若干個“千百億”產業集群。做強做優“五型經濟”,在“三大兩高一特色”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著力發展數字經濟。積極推動國家大學科技園落地,加強與產業園區聯動。

  提升生活“新”品質,打造具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性的社區治理品牌。堅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持續提升公共服務品質,加快建設一批高能級的公共服務設施,推進中山醫院青浦院區落地,加快長三角(上海)智慧互聯網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青浦分院建設,促進復旦醫學園區和國際醫療中心落戶。持續推進“新時代青浦幸福社區”建設,著力加強以社區中心為主體的家門口服務體系和“15分鐘生活圈”為單元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打造以“幸福云”為平臺的網上超級社區中心,提升社區管理服務發展的集成化、便利化、智慧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