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 林馥榆 攝)
央廣網上海3月21日消息(記者林馥榆)長寧區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上海市域范圍內唯一的中心城區,一直以來,長寧區堅持打響“最虹橋”品牌,唱好“開放戲”,持續提升虹橋中央商務區長寧片區的引領力和貢獻度。在3月21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長寧區區長劉平就“長寧區如何強化核心功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
去年,長寧片區稅收增長11.8%,高于全區面上7.5個百分點;稅收總量從2020年的11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11億元,四年增長100億元,總量接近翻一番。劉平表示,下一步,長寧區將在打造企業出海“橋頭堡”、打造區域經濟新“增長極”、打造改革創新“試驗田”三方面發力。
當前,“不出海就出局”成為許多企業的共識。“我們主動順應企業出海新趨勢,搭建相關平臺,努力建設長三角地區有影響力、輻射力的企業出海總部集聚區。”劉平說。
具體來說,打造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企業出海總部服務中心,集成政務服務和海外數字營銷、出海物流、涉外法律等各類市場專業服務;建設專業服務平臺,建成全市首個海外檢測認證服務平臺,設立知識產權海外維權援助工作站;搭建資源鏈接平臺,聯手意大利商會、挪威商會、丹麥投促局等“國際商務伙伴”,更好鏈接海外資源為長三角出海企業所用。
在進一步做強總部經濟、數字經濟和航空經濟方面,長寧片區內集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60家,占全區各類總部的40%。近兩千家數字經濟企業2024年營收增長14%。航空運輸業全面復蘇,營收、旅客周轉量等均超過2019年水平,加快塑造航空運輸、航空維修、航空食品、航空租賃、航空投資、航空旅游等全產業鏈競爭優勢。
同時,推動航空經濟從高空往低空延伸拓展,發揮長寧片區內適航審定、空域管理、飛行服務等功能機構集聚的優勢,大力培育發展低空經濟,揭牌虹橋國際低空經濟產業園(長寧園),引入了航天九院低空公司、上海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標桿企業,正在籌建低空適航咨詢服務機構和低空經濟研究平臺,積極打造長三角低空經濟總部集聚區。
一直以來,長寧區發揮先行先試傳統,頒發全國首張外商獨資購物中心業態綜合許可證,開創了“一證準營”先河,助力當年上海最大商業綜合體上海薈聚順利開業。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長寧區與長三角多個地區開展合作交流,促進資源共享、項目共建、產業聯動、監管協同,辦結滬杭、滬蘇首單長三角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業務,頒出長三角首張跨省通辦律師執業證,助力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下一步,長寧區將持續強化核心功能,強化比較優勢,進一步擦亮‘最虹橋’品牌,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貢獻更多長寧力量。”劉平說。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