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無恨至東寨碼頭段的通車,不僅打通了交通脈絡,更點燃了文旅融合的"引爆點"。作為屬地管理單位,山西運城市垣曲縣英言鎮秉承"管理+服務"的發展理念,統籌交通疏導、環境治理、業態培育,累計投入專班力量200余人次,規范攤位經營10余家,新增就業崗位10余個,讓網紅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百姓收益"。如今,這座昔日的交通樞紐正蛻變為文商旅融合的黃金門戶。
春日的東寨碼頭碧波蕩漾,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黃河小浪底庫區的水面在陽光下泛著粼粼波光,與對岸河南黛眉山的蒼翠山色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沿步道而下,游人如織,有的在觀景點駐足遠眺,沉醉于山水之間;有的拍照打卡,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還有的乘坐快艇,在水面上盡情馳騁,歡聲笑語回蕩在山水之間。每逢節假日,這里更是熱鬧非凡,周邊縣市的游客紛至沓來,單日客流量最高突破8000人次,"晉南小洱海"的稱號在短視頻平臺持續發酵,吸引著更多人前來探尋。
隨著東寨碼頭的火爆出圈,不僅帶來了人氣,更讓當地村民看到了致富的新機遇。今年58歲的衛小英是英言鎮無恨村村民,自從碼頭成為網紅打卡地后,她和丈夫便在這里打工,同時擺起了小攤,售賣飲料和小吃。
從鮮為人知的交通樞紐到人氣爆棚的網紅打卡地,東寨碼頭不僅為游客帶來歡樂,也為當地村民創造了增收的機會,像衛小英這樣依托碼頭經濟增收的村民也越來越多,生動展現了文旅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英言鎮搶抓“東寨碼頭”網絡走紅契機,精心布局無恨網紅村建設,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挖掘文化內涵,提升東寨碼頭的吸引力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商業潛力,積極引導村民參與旅游配套服務,鼓勵發展特色小吃、手工藝品等攤位經濟,讓文旅熱度真正轉化為村民的“錢袋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趙軻 晉宇)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