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2歲的延安小伙孫某在單位體檢時發現右腎有1.7厘米異常占位,增強CT提示“惡性可能”。孫某平時身體狀況良好,連感冒都很少,這一結果讓他和家人十分震驚。拿到報告后,妻子連夜陪他前往西安,在西京醫院復查后,醫生建議盡快手術。

多方打聽后,孫某慕名找到西安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馬亞東教授團隊。入院后,馬亞東團隊為孫某進行全面評估。其右腎腫瘤雖僅1.2×1.7cm,但臨近腎門血管,傳統手術易損傷關鍵結構。為此,團隊運用術前腎臟三維重建技術,將CT數據轉化為立體模型,清晰標注腫瘤與血管的毗鄰關系。

4月21日手術當天,在高清腹腔鏡影像下,腫瘤如同緊貼血管的“地雷”,手術風險極大。憑借三維導航,馬亞東教授團隊精準避開主要動脈,逐層分離,最終完整切除腫瘤并縫合創面,成功完成這場毫米級的“拆彈”手術。

馬亞東教授深耕泌尿外科20余年,是達芬奇機器人及腹腔鏡技術專家,帶領團隊完成超千例高難度手術。他表示,泌尿腫瘤年輕化趨勢明顯,微創保腎是患者回歸正常生活的關鍵,從三維重建到精準縫合,每一步都致力于為患者爭取更好的未來。(西安市中心醫院供稿)

編輯:蘇睿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