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接受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接受 “陜西頭條”記者采訪,就人才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西部網訊(記者陳嘉偉 趙昊 劉望)從去年開始,全國很多城市接二連三推出吸引人才的優惠政策,一時間“人才大戰”呈現白熱化狀態,陜西臨近的四川、山西甚至浙江的一些城市到西安“上門搶人”。西安從去年開始也是動作不斷,在這場人才大戰中格外引人矚目。
西安為什么下如此大決心去吸引人才?效果如何?面對其它城市的人才競爭,西安究竟該如何應對?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接受“陜西頭條”記者采訪,就人才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陜西頭條:去年到今年,西安 “人才新政”力度之大,推行之堅決,都令人刮目相看,為什么?
上官吉慶:我始終認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發展,關鍵看是否掌握人才,人才的體量、構成和質量決定著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未來的發展能否贏得先機,能否搶占制高點,能否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這樣的考慮,去年西安市出臺了門檻最低、條件最優厚的人才政策。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去年西安引進人才近30萬,其中大專以上學歷占85%左右,給西安的產業發展、創新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和創新支撐的保障。
陜西頭條:就像剛才您說的,西安現在的落戶政策被稱作史上門檻最低,那么西安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些人才從哪里來?
上官吉慶:我們施行人才戰略一直是“兩手抓”,因為西安有62所大學120萬在校大學生;西安有400多所研究機構,其中省部級以上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209所,近100萬科研人員在西安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所以我們要把現有的資源,即這兩個“100萬”的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
首先把我們的存量資源用好,發揮作用,我們要花3年的時間盡量留下100萬大學生。
另一方面我們要全方位的開放,吸引更多國內外的優秀人才來西安工作。我們有吸引高精尖人才的計劃,也有吸引管理人才、經營人才的計劃,還有吸引技能型人才的計劃。通過科學合理的人才構成來助推西安制造到西安智造,從制造大市到智造強市的轉變,推動產業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陜西頭條:最近看到一些城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優惠政策“眼花繚亂”,西安怎么應對這種競爭?
上官吉慶:西安在推出人才新政以后,兄弟城市也推出了各自的人才政策,我也對兄弟城市的人才政策做了了解和研究。現在,有些城市的人才政策確實在某些方面和某些領域,條件比西安更優厚,更具吸引力,所以我們要適應時代的變化,適應主客觀情況的變化,要不斷推出我們新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大戰中搶占先機,保有優勢。
最近西安也出臺了吸引人才的“黃金十條”政策,也請媒體關注宣傳,擴大政策的影響力,聚天下英才為我所用,促進大西安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