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陜西彬長文家坡礦業有限公司調度指揮中心,一塊巨型數字大屏上實時顯示著井下作業畫面,職工健康狀態、安全預警信息等數據一目了然。
“過去采煤靠力氣,現在靠科技。”陜西彬長文家坡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張紅衛介紹,公司以“機械化減人、智能化減崗、數字化集成”為依托,通過融合5G、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極大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減少了井下作業人數。
智能機器人替代工人深入巷道,千兆環網、萬兆環網系統讓各類監測數據即時“上云”,輕點鼠標即可實現采煤工作面設備一鍵啟停……近年來,陜西彬長文家坡礦業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實施了52個煤礦改造項目,煤礦智能化建設進入加快發展、縱深推進新階段。
“我們推進數智技術與煤炭產業深度融合,持續提升煤礦智能化建設水平。如今,公司信息化、智能化系統建設與礦井安全生產實現深度融合。”張紅衛說,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文家坡煤礦是彬州市煤礦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
彬州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呂戰鋒說:“彬州要發展,就必須走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這更堅定了我們轉型發展的信心。”
近年來,彬州市在加快礦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同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瞄準清潔低碳能化產業,構建精細化工、高端新型材料、電子化學品、醫藥中間體4條產業鏈,加快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實現由“一煤獨秀”向“以煤為基、多元發展”轉變。
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曾經的西部采煤縣頻頻以拉滿的“科技感”出圈。
以彬長低熱值煤660兆瓦超超臨界CFB(循環流化床)示范項目為例,該項目運用多項全球首創技術和先進設備,具有超低排放、超低能耗、超高參數等特點,可將低熱值煤、煤矸石、煤泥等進行高效清潔利用。
“項目總投資約62億元,是國家科技示范、國家電力示范‘雙示范’項目,可以有效鞏固我國在循環流化床發電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陜煤集團彬長礦業發電公司總工程師陳建斌說。“這個項目的落地,不僅提升了彬州煤炭資源的附加值,解決煤泥、煤矸石等廢棄物堆存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還帶動了精細化工等多個產業的發展。”呂戰鋒說。
除了世界首臺660兆瓦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在彬州市并網發電,一批打破國際壟斷的化工新材料企業也紛紛落地彬州市。
記者走進位于彬州市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園區的電子級環氧樹脂新材料生產線項目展廳,項目負責人蔣夢向記者展示了一瓶總氯含量僅160ppm(百萬分之一)的高端電子級環氧樹脂。
“此前這類產品被國外壟斷,如今我們突破了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國內總氯含量300ppm以下電子級環氧樹脂的技術空白。”蔣夢說,目前,公司已實現總氯含量50ppm以下高端電子級環氧樹脂的技術突破并可規模生產。
類似的故事在彬州市不斷上演:咸陽思科賽科技新材料暨高端醫藥中間體項目產品占據全球K酸市場30%份額,西工大特種高分子材料中試項目破解高溫條件下半導體性能穩定性、可靠性與使用壽命下降的問題……
“研發在院所,轉化在彬州”——這一標語道出化工企業扎根彬州市背后的關鍵邏輯。通過與西安交通大學、陜煤研究院等23所院校合作,彬州市搭建氫能產業應用示范基地等中試平臺,吸引實驗室成果“直奔彬州”。
投資1.2億元的翰瀾廢酸循環利用項目、投資1.8億元的年產10萬噸硝酸鹽類(工業熔鹽)新材料項目、投資20億元的凱立新材精細化工項目……去年,一大批“高精尖”精細化工產業項目的落地,為彬州市加快產業升級提供了堅實基礎。
“我們之所以選擇落戶彬州,就是看中了這里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和優質的營商環境,產業集聚發展讓我們更具市場競爭優勢。”蔣夢說,在彬州市新民高端能源化工園區的支持下,企業從建設到投產僅用了短短幾個月時間。
“企業只需專注生產,其他的交給我們。”彬州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黃彬營說,在項目建設中,彬州市實行“項目長+專班”服務制,主動靠前服務,力促項目快建設、早投產。
截至目前,彬州市已落戶精細化工企業30余家,其中90%為高新技術企業,“做化工、到彬州”的行業口碑越來越好。(琚鵬飛)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