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4月1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11日首次批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醫療設備上市銷售,這是一種可用于篩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軟件程序,無需臨床醫生分析就能給出診斷結果。
美藥管局發布的公告說,這種軟件名為“IDx-DR”,它利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可對“拓普康NW400”相機拍攝的視網膜圖像進行分析。
醫生在對受檢測者的視網膜拍照后,將圖像上傳到裝有該軟件的云服務器上,如圖像質量合格,軟件會自動分析并給出結果,一種是“檢出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請咨詢眼科醫生”,另外一種是“未檢出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請在未來12個月中重新檢測”。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患者由于胰島素代謝異常,引起眼部組織、神經及血管微循環改變,導致視覺功能受損。
對900名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測試顯示,對于有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者,這種人工智能軟件的判斷正確率為87.4%,而對于沒有輕度以上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者,軟件判斷正確率為89.5%。
美藥管局醫療設備與放射衛生中心眼耳鼻喉部主任瑪爾維娜·埃德爾曼說,現在有大量糖尿病患者,對他們進行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早期篩查非常重要,可大約50%的患者不會每年看眼科醫生,社區診所的醫生又可能缺乏眼科專業知識,這種人工智能軟件可讓患者在社區診所就能得到篩查。
美藥管局說,IDx-DR是美國首款獲批的無需臨床醫生分析即可給出結果的醫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