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3月26日消息(記者褚夫晴)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天津市文旅系統將通過聚焦海河稟賦、豐富文旅供給、推進文化惠民等舉措,加快建設“都市型、體驗式、年輕態、人文韻”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支柱產業。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負責同志發布2025年天津市文旅工作總體安排(央廣網記者 褚夫晴 攝)

擦亮“河海津韻”城市名片

2025年,天津將打造“海河之夜”核心IP,拓展提升海河文化旅游帶,優化提升海河游船產品供給能力,撬動海河沿線文旅產業擴容升級。探索利用海河沿岸超高層建筑培育高空觀覽項目,打造水岸高空觀覽項目。推出海河之夜——橋邊音樂匯、橋邊舞蹈秀、橋邊非遺展等系列活動。從4月中旬持續到10月底,圍繞國際勞動節、端午節、建黨節、建軍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要時間點和周末,在海河沿線特色橋梁周邊的親水平臺、文化廣場開展交響樂、民樂、流行樂、京劇、舞蹈等藝術展演、非遺展示等百場活動,讓市民游客深度感受天津高雅藝術氣息和深厚文化底蘊。

圍繞八種文化形態提振消費

今年,天津將在四季主題和“橋見”“街角”“邂逅”等品牌文旅活動中融入“八種文化形態”,賦予可知、可視、可感的文化意象,開發以“八種文化形態”為主題的旅游線路,形成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讓津派文化耳熟能詳、深入人心。盤活利用歷史文化資源,重點推動李吉甫舊宅、河北區東西里、原新華信托銀行大樓等文物建筑盤活開放。持續推進鼓樓-古文化街、文化中心等重點片區提升。跟進推動攜程度假農莊、武清區運河不夜城、津灣廣場文化承載力產品打造和商業配套、市內免稅店和阿星人樂園等項目落地,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動文旅消費提質升級。

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2025年,天津將創作更多把握時代主題、展現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如創排京劇《潞安忠魂》、交響樂《戰旗》、舞蹈劇場《青·潤》等作品,復排京劇《華子良》(傳承版)。組織國家級重點藝術院團和市級專業藝術院團知名藝術家參演的新創或保留經典劇(節)目展演,預計演出超過200場。舉辦第十屆市民文化藝術節,推出近40項重點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突出津派文化特色,開展“博物館里過傳統節日”活動,精心設計展覽展示、社會教育等文化活動,適時開展延時開放服務,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濃烈多彩的節日氛圍。

“天津將用足用好國家一攬子政策,加快建設‘都市型、體驗式、年輕態、人文韻’特色鮮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努力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支柱產業,賦能天津城市高質量發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冰表示。

編輯:韓雨晨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