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錘煉服務“三農”新本領
2016-12-08 16:32:00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在改革中錘煉服務“三農”新本領
——河北省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創新發展紀實
王昊李楠李博本報記者董文龍
從“背簍”精神到抗震精神,一代代唐山供銷人不斷傳承優秀傳統,一步步創造出供銷社發展輝煌業績,唱響了“奮發作為、實干興社”的主旋律。站在新的歷史征程起點上,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積極動員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投身到供銷社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實踐。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市供銷合作總社以打造“實力供銷、活力供銷、魅力供銷”為著眼點,通過改革創新將供銷合作社打造成了便民利民的窗口,為實現農民共同致富搭建起了互通的橋梁。
與時俱進,打造綜合性為農服務平臺
供銷合作社改革必須與時俱進邁出新步伐。走進樂亭縣樂亭鎮供銷合作社韓坨分社,千畝高標準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一望無際,禽養殖、果菜種植、淡水魚養殖環繞其中,觀光、采摘、垂釣等綠色生態旅游項目初現端倪。
據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當地農民,樂亭鎮供銷合作社韓坨分社探索出了“村兩委+供銷社+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合作社引導農民發展特色產業,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實行標準化生產,并專門設立農資供應部門,實行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商標品牌、統一產品銷售的“五統一”,為社員及周邊農民群眾提供“一條龍”服務,并充分利用已成功注冊的“韓坨牌”商標,讓當地村民共享品牌的價值。
“我們以縣供銷合作社為主導,以縣供銷公司為基礎,吸納帶動力強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上下貫通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樂亭縣供銷社黨委書記、主任翟新存向記者介紹,樂亭縣供銷社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自2016年6月成立以來,逐步打造了集供銷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合作金融服務中心和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四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為農服務平臺。
“村民們可以在這里預定各種車票,如果需要去縣里跑各種手續,也會有專人在這里幫助辦理,現在的農村電子商務太方便了。”韓坨村村支書陳書洪對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贊不絕口,村民只需走進村綜合服務中心,就能在集政務服務、社會服務、商品服務(電子商務)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上得到日常生產生活所需的各種商品服務。
瞄準“三農”,開拓帶動百姓致富新路徑
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不能切斷其與“三農”的歷史淵源。“我們以‘為農、務農、姓農’的原則,經營范圍從傳統的日用品、農副產品、農資、再生資源回收,向合作金融、農村電子商務、物業服務、勞務就業服務擴展。”遵化馬蘭峪鎮供銷合作社理事會主任、馬蘭峪一村黨支部書記侯小紅向記者表示,目前,馬蘭峪鎮供銷合作社下轄5家專業合作社,擁有高標準基地1200畝,解決農民就業800人,直接帶動農戶2000戶,輻射帶動農戶6萬戶,帶動農民增收1500余萬元。
如何服務好“三農”,最終還要基層社邁出步伐。遵化市馬蘭峪鎮供銷合作社運用“村干部+供銷社+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社員”模式,組建新型基層供銷合作社。經過兩年的努力探索,現已擁有遵化市鴻昇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等71家團體社員和4786名個人社員,是一家涵蓋多個服務領域的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
在供銷合作社發展要推動農業發展,讓農民真正受益。“我們的市場定位是‘面向農村,服務農民,發展農業’,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綜合服務中心,開展土地托管、內部資金互助和全程社會化服務。”藍貓集團董事長張井印向記者介紹,兩年前,他領辦的湯泉鄉供銷社,就是采取“龍頭企業+供銷社+專業合作社+社員”模式組建的新型基層合作社,現在,他的酸棗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團體社員8個,個人社員1.2萬戶,解決農民就業2500人,直接帶動農戶5000戶,輻射帶動農戶10萬戶,每年為農民增收致富6000余萬元。
時至今日,遵化市25個鄉鎮現已全部改造建立了新型基層社,吸納團體社員284家,入社社員8.6萬戶,建設農產品基地16萬余畝,苗木花卉基地5萬畝,年帶動農民增收3.6億元。
依托科技,推動農業集約綠色發展
無論是供銷合作社自身改革和發展,還是錘煉服務“三農”的大本領,都需要科技的支撐。“土地托管是我們重要的業務,我們主要依托科技抓服務,與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業集團溝通合作,搭建網絡服務平臺,不斷增強服務能力。”玉田縣陳家鋪鄉供銷社主任馮立田介紹,他的合作社自組建以來,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服務,并率先推行“互聯網+農業”全程土地托管服務。
據悉,陳家鋪鄉供銷社目前下轄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家農資企業,組建了農機作業、植保服務兩個服務隊伍,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開展種植社會化服務。
陳家鋪鄉供銷社的成績只是玉田縣供銷社發展的一個縮影。多年來,玉田縣供銷社通過恢復重建鄉鎮基層供銷合作社,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龍頭企業,積極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土地托管服務,由“賣農資”轉向搞服務,以基層社名義與各農戶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簽訂土地托管協議,再由縣供銷社有限公司與基層社簽訂托種協議,為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配方施肥、農機作業、統防統治、收儲加工等全程化、系列化服務。
在科技助推農業合作社發展上,灤縣百信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漸漸摸索出了一條集土地托管、循環經濟、機械化生產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合作社瞄準農作物秸稈回收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了綠色循環經濟。”灤縣百信花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郭秀云介紹,她的合作社先后投資1000萬元,在灤縣建立了生物質燃料壓塊站,將傳統秸桿轉化為綠色環保的生物質能源,年收購破碎秸桿3.6萬噸,生產秸桿壓塊可達1.2萬噸,收益達120萬元。
編輯:孔明
關鍵詞:三農;生物質能源;農民專業合作社;改革發展;服務農民
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村土地整治,加強農田水利、農業科技和糧食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2016-12-08 09:16:00
次全國農業普查將首次對規模農業經營戶和普通農戶區別普查——◎每10年開展一次的全國農業普查,是一項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全面了解國情農情的重要途徑 次全國農業普查將對全國所有的農業經營單位、農業經營戶、行政村和鄉鎮進行全面調查,涉及全國3萬多個鄉鎮、60多萬個村委會、2億多農戶和300多萬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
2016-12-07 15:16:00
2016-11-29 09:3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