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廁比大城市的還漂亮,還干凈!”日前,在浙江常山縣新昌鄉達塘村村口,來自上海的游客王家祥不禁點贊,他不敢相信眼前這幢灰白顏色相間、直曲線條交錯的現代建筑會是一座農村公廁,而且里面的第三衛生間、衣帽掛鉤等設施也人性化十足。
  眼下,常山城鄉各地散落著一座座“高顏值”公廁,成為當地一道亮麗風景線。不久前,國家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農村廁所革命典型范例通報中,常山縣“一廁一所長 一廁一風景”做法,以總分第二的成績入選全國九大典型范例。
  2017年以來,常山針對公廁“臟、亂、差、偏”等痛點難點,借鑒“河長制”,在全國創新推行公廁“所長制”,持續深入推進城鄉公廁建設與管護工作,著力打造“五度五心”:認識有高度,所長皆用心;覆蓋有廣度,設施能稱心;規劃有亮度,建設具匠心;保障有力度,管護必精心;服務有溫度,文明更入心。
  目前,常山已經完成130余座農村獨立公廁的改造提升計劃,有公廁的村莊占村莊總數的70%以上。與此同時,在戶廁改造上,常山提出“小康路上,一廁也不能少”,實現了困難群眾廁改率100%、農村旱廁拆除率100%兩大目標,顯著提高群眾的獲得感。(記者 趙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