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一周年,由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杭州良渚日”暨首屆杭州良渚文化周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啟動。浙江日報與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共建的“融媒體創作基地”揭牌。
申遺成功以來,杭州市余杭區始終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嚴格落實遺產保護主體責任,努力將良渚古城遺址建成大遺址保護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發展樣板地,打造成中華文明朝圣地和中華文化展示地。良渚探索建立大遺址保護“特區”模式,最大程度保持遺址的完整性、真實性,高標準建設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構建“場館展示+現場展示”的綜合展示體系;以數字化賦能保護管理,良渚還持續加強114平方公里遺產區和緩沖區“日常巡查+科技預警”,加快建設遺產保護管理“數字駕駛艙”。
活動現場發布了杭州三大世界遺產精品旅游路線,簽訂了長三角杭州三大世界遺產旅游市場推廣合作備忘錄。良渚遺址管委會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全國十余所高校、浙江省委黨校進行合作共建簽約。良渚古城遺址主題雕塑、良渚文化發現人施昕更銅像揭幕。
文化周期間將開展“彩筆繪良渚 盛世頌華章”百名中外著名畫家走進良渚古城油畫作品展、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幣發行、良渚文化志愿者總隊成立暨“志愿者服務周”啟動等8項線下活動,以及兩場線上直播。
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金銀紀念幣一套由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行,面向全國和海外同步發售。該套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2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8克圓形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良渚古城遺址出土器物玉琮及其紋飾等組合設計;50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造型;30克圓形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良渚古城及外圍水利系統遺址、出土玉三叉形器等組合設計。(記者 嚴粒粒 唐駿垚 通訊員 費彪 搖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