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阿里云與民營化纖領域的“石化巨頭”恒逸石化達成戰略合作,這是ET工業大腦落地的又一大型制造企業,也是阿里云以產業AI支持浙江省“十萬企業上云”的最新動作。
據介紹,作為全球領先的精對苯二甲酸(PTA)和聚酯纖維(PET)制造商,恒逸石化是中國最大的紡織原料供應商。降低能耗、提升燃煤發電效率是雙方合作的首個突破口,基于ET工業大腦構建算法優化模型,測算可提升燃煤效率,單個落地工廠一年節省燃煤成本千萬元。
在浙江,中策橡膠、盾安新能源、恒逸石化等標桿制造企業都已通過引入工業大腦進入了“云上”新時代。其中,中策橡膠在生產環節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處理橡膠的工藝參數,匹配最優合成方案,提升混煉膠平均合格率3-5%;盾安新能源利用人工智能給風機“養生”,根據風機歷史數據預測故障,預計運維成本下降30%以上。
而在浙江,“企業上云”也早已形成良好氛圍。自去年4月浙江省率先實施“十萬企業上云行動”后,截至當年10月,浙江全省已新增上云企業10萬家,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計劃,大大提高了企業在新常態下的發展動能和競爭力。
這其中,阿里云支持近五萬家企業上云,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賦能給各行各業,尤其讓制造業通過人工智能獲得新活力。此外,在浙江省各級經信部門的指導下,阿里云還持續聯合生態合作伙伴提供“企業上云”培訓宣講、在線輔導等,農夫山泉、中能汽輪、錢江電氣、九陽等都集中探討過依托人工智能的數字化轉型問題。
浙江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厲敏曾表示,“十萬企業上云行動”大大推進了企業“互聯網+”進程,許多企業嘗到了觸云甜頭。在這個過程中,傳統制造業在“云上”實現了自身產業升級,也打通了浙江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任督二脈”。“‘企業上云’還要繼續下去,浙江信息經濟的發展要繼續開足馬力。”厲敏說。
浙江式“上云”也為全國提供了學習范本,據悉,江蘇等省份也相繼推出“十萬企業上云行動”,“到云上去”正在成為全國性的產業轉型行動。(記者 祝梅)
編輯:
傅煒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