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24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的中國”。進入新時代,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詞是“高質量發展”,讓我們的經濟發展由“大”向“強”邁進。高質量發展究竟什么樣?高質量發展路徑到最后又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新時代要進行高質量發展,就需要加快轉型升級,同時,我們是在開放中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淘汰的落后產能會向別國輸出。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我國有五大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不是光說不練,這幾年我們已經控制了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就鋼鐵而言,過去兩年我國淘汰鋼鐵過剩產能達1.2億噸。另外,去年徹底消除了長期未解決的大概1.4億噸地條鋼產能。
苗圩強調,隨著“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沿線越來越多國家的響應,中國絕對不把落后產能輸出到國外去,這是我們守住的一條底線。我國在分享發展經驗的同時,也要注意克服在過去發展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樣能夠使經濟的發展更好地造福全人類,而不會因為發展又帶來新的大量資源消耗、環境污染。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還要繼續去除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這樣來看,我們“十三五”規劃中原來到2020年的目標就有可能在今年提前實現。
當然,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僅靠淘汰落后產能還遠遠不夠,勇于開疆拓土、升級技術才是企業屹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新業態、新技術、新動能在我國已成為熱詞。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占到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的42%,超六成的移動支付用戶都在中國;電動汽車方面,我國的目標是至2020年,在路上擁有500萬輛。此外,全球有1000個智能城市試點,其中僅在中國就有500個,創新企業中的獨角獸企業——那些10億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有1/3在中國,風投占到全球兩成。那么,為什么我們不叫“中國創造2025”,要叫“中國制造2025”?苗圩解釋:“中國制造業規模在2010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如此大體量的制造業,改造升級的任務非常重。另外我們在推進‘中國制造2025’過程中分析了一條路徑,首先是要自動化,在自動化的基礎上做到生產設備、生產管理等的數字化;然后再把設備和設備之間通過網絡連接起來,即網絡化;最終的目標是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谷歌公司首席執行官桑德爾·皮猜說,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改變我們與計算機交往的方式!八軌蛘f我們的話,用我們的方式思考。發展如此之迅速,以至于人們沒有意識到我們在用手機打電話、找照片或者打字的時候,其實已經在與人工智能打交道了。”
在論壇現場,百度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展示了一段利用人工智能,讓人用聲音來直接控制電視的視頻。然而,這遠遠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醫療、農業、教育,特別是無人駕駛,人工智能大有可為。李彥宏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越來越習慣于或者會越來越認識到自動駕駛比人類的駕駛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