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 王夢妍)國家統計局今日(14日)公布的2019年1-2月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數據。專家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步入“重質”新階段,應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優化服務業,尋求長期增長動能。
剛剛出爐的2019年1-2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凸顯全年開局良好態勢: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其中,新產業新產品較快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增速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8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3.3%,比上年12月份提高37.8個百分點。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44849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速較快。程實表示,從近兩月情況看,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個月回暖,給經濟基本面帶來一定支撐。
消費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2019年開年數據的表現顯著平穩。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064億元,同比增長8.2%,增速與上年12月份持平,其中,升級類商品消費增速較快。
自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在“增速”承壓之際,中國經濟“增質”仍在穩步改善。一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高端化發展的勢頭保持強勁;二是生產效率保持升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系副教授顏色預計,2019年宏觀政策將更具彈性,經濟結構的積極變化有望提升增長動能。進一步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可期,基建投資將在更多地方專項債的支持下加速推進。同時,外部形勢將有一定程度改善。
2018年以來,國家在促投資補短板、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對外開放等方面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9年,新一輪的穩增長政策工具箱開啟,促投資和對外開放成為其中兩個最突出的重點。
近兩個多月以來,發改委集中批復了一批交通、水利領域的重點投資項目,總規模近萬億元。尤其是在2019年1月份批復了1400億元的基建投資項目。
在推進對外開放方面,力度更是巨大。
2018年,發改委、商務部等部門在汽車、金融等領域推出22項開放措施。由此激發了新一輪外商投資,一批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重大外資項目落地。
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一部彰顯我國對外開放決心、為外商投資保駕護航的重要法律正在積極審議中。
進入2019年,中國經濟走勢會怎樣?很多國內外機構的研判中蘊含積極信號。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劉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積極的變化開始浮現,包括政府對民營企業釋放的支持信號堅決,系列政策會落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正出臺“組合拳”穩經濟;為企業和消費者減稅降負等措施出臺,相關政策效應隨后將體現在經濟數據中。
匯豐銀行預測2019年中國將“三管齊下”刺激內需、提振經濟,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企穩回升;渣打銀行預測2019年在政策拉動下,中國經濟將在一季度后溫和反彈,中國將充分利用可用工具維持2019年經濟穩定增長;全球公募基金巨頭美國先鋒集團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