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永州8月30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劉佳賓)“扶貧政策文件都發到了我們手里,幫扶項目資金我們也能上網查詢,我對如期脫貧摘帽的信心可足了。”8月29日,湖南寧遠縣清水橋鎮貧困戶歐陽建軍在查詢到自己享受的扶貧資金后樂呵呵地說。這是該縣采取“制度+科技”模式助力脫貧攻堅帶來的成效。
今年以來,寧遠縣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心任務,創新性采取“制度+科技”的模式護航扶貧資金,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保障。該縣建立健全了責任清單制、項目資金管理、督察問責等制度,聯合審計、財政、扶貧等部門加強項目和資金運行日常監管,確保扶貧資金安全有效使用。印制《脫貧攻堅到戶政策口袋書》、《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手冊》、《強農惠農政策匯編》等政策法規發放給貧困戶,涵蓋了產業扶持、設施建設、執紀問責等各領域,成為貧困群眾群眾掌握幫扶政策、維護切身利益的明白卡。
為確保扶貧資金不“走偏”,該縣緊緊圍繞民生項目資金“錢從哪里來、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樣、有沒有問題”這條主線,設立“互聯網+監督”惠民項目(資金)公示平臺,將扶貧項目資金的來源、去向、過程、效果、問題、投訴等方面進行網上全面監督。同時,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綜合管理應用平臺,與全國扶貧信息系統、中國社會扶貧網對接,到縣鄉村戶四級的扶貧政策、項目、流程、資金都能一鍵查詢,真正做到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實現了以“大數據”護航項目資金安全通道。
對于群眾反映的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該縣堅持“零容忍”的態度,切實打響懲戒的“板子”。今年以來,該縣扶貧領域共立案43件43人,追繳違紀資金57.3萬元,退還群眾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