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9月7日消息(記者傅蕾 通訊員譚勝藍 劉健)2017年9月7-9日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主辦,湖南省藥學會協辦的第七屆 “臨床藥學湘雅國際論壇”在湖南長沙湖南賓館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包括西藏自治區在內的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近1000名藥學專家和學者參加了會議。
黎志宏副院長在開幕式致辭中首先向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簡單介紹醫院的基本情況后,闡述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提到的深化藥品改革、完善藥物政策的重要性,肯定了我院藥學部在安全合理用藥方面做出的積極貢獻。
周科朝副校長代表中南大學致辭時希望借助團隊的合力,凝聚世界醫者的力量,共同把人類健康衛生事業推向新的高潮。
李南南部長高度評價歷屆湘雅論壇在促進臨床藥學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績,希望臨床藥學湘雅論壇今后繼續提供更多同臺交流的機會。
劉家望教授回顧了湖南省醫學會與湘雅的歷史淵源,殷切期盼與會同道以本次大會為平臺,廣泛交流,積極合用,共同推動我國臨床藥學事業的發展,為實現全民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易露茜副主任就新醫改與臨床藥學的發展做了重要講話,她肯定了湘雅二醫院藥學部在藥物中毒的快速檢測、醫藥制劑和臨床藥學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希望參會代表群策群力,將臨床藥學的發展推向新高。”
朱珠教授和李煥德教授均致辭祝賀本次會議勝利召開。
會上,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院長劉昭前教授結合自己團隊多年的研究成果,做了“肺癌鉑類化療的基因組學與個體化治療”的精彩報告。該團隊建立了首個非小細胞肺癌鉑類化療反應預測模型,將鉑類藥物化療療效預測準確度較現有水平提高了15.4%,可作為臨床醫生指導個體化治療的手段。
針對目前我國慢病的高發率和高負擔,朱珠教授為大家分享了慢病管理的7R原則,即應當根據病人、藥品、劑量、給藥途徑、用藥療程、用藥信息、用藥記錄等7個方面進行規范管理,并且應當書面告知患者及家屬重要的用藥信息,以免遺忘。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醫藥知識管理(MKM)專項基金副主委兼秘書長于國超教授為大家精彩解讀了藥師在實現“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的責任。未來十年,藥師應當助力醫療團隊優化診療方案、監護用藥過程確保用藥安全、協助醫保實施藥物經濟學管理、加強對慢病的居家藥品指導、以及提高社區健康管理職能。
2016年復旦版中國最佳醫院/專科排行榜中,我院臨床藥學位列第三名。向大雄教授就新醫改背景下我院臨床藥學核心能力建設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績與參會者進行了分享和交流。向教授指出,在新醫改的大形勢下,藥師必須改變,必須從以往的“保障型服務、事后合理用藥監控、基礎問題藥學研究”轉變為“技術型藥學服務、事前合理用藥監控、臨床問題藥學研究”,力爭成為“八星藥師”。 我院藥學部通過國際人才培養交流與合作、規范化的內部培訓體系建設、搭建多組學多技術的精準藥物治療平臺、以及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管理,不斷推陳出新,加強“臨床、科研、教育”方面的學科建設。
本次大會共設一個主會場和六個分論壇,51個專題講座,專家們就“新醫改”形勢下的臨床藥學學科建設、臨床藥學研究與轉化、個體化藥物治療、慢病的藥物治療管理、藥師的在職教育和培訓等國內外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同時,全國17家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分享了臨床藥學學科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會議還邀請了中南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Hoan Linh Banh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Cheryl A. Sadowski教授、加拿大IWK健康中心的Gina Vaninetti藥師,日本東京大學醫科學研究所附屬醫院的黑田誠一郎教授做了精彩報告。
“臨床藥學湘雅論壇”于2011年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五家首批國家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聯合發起,論壇始終堅持“臨床藥學實踐、教學、研究”為主題,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從第五屆開始邀請全國17家臨床藥學重點專科建設單位進行臨床藥學學科建設成就和經驗交流,同時更名為“臨床藥學湘雅國際論壇”。旨在展示臨床藥學工作者的風采,為臨床藥學工作者的交流與合作提供平臺,有效地推動和促進了臨床藥學學科的發展。我院臨床藥師一直深入臨床診療工作,2016年完成會診量2967例,自2006年以來,我院衛生部臨床藥師培訓基地為全國培養了130余名合格的臨床藥師,有力地推動了本省乃至全國臨床藥師制的發展。